短片是窥视导演潜质的万花筒。
很多如今说起来如雷贯耳的导演,往往都是从一部部短片开始发光发热。斯坦利·库布里克、克里斯托弗·诺兰、特吕弗等世界知名导演在早年寂寂无名时便拍过多部优秀的短片;苹果历年的新春短片也都是由譬如金马奖、金像奖导演陈可辛、好莱坞著名导演西奥多·梅尔菲等名导执导。可以说,导演们长片风格的稳定与成熟大多都是从拍摄短片电影开始的,在时长的限制下,短片十分考验导演对于故事内容和节奏的把控力。
短片同样也可以看作导演艺术创作的初心和起点,
许多青年电影人从短片出发,走向产业
,
对于青年导演而言,在得到影视产业或制片人的肯定前,获得第一笔拍摄基金的渠道,多数是参加各种类型的电影节创投会。
作为各个电影节产业的重要板块之一,创投会的目的旨在给青年电影人提供优秀短片竞赛平台,与更多外部产业合作,搭建行业交流平台。HiShorts!深知短片对电影市场乃至整个影视文化的重要性,因此
HiShorts!的关注点仍放在往届入围的青年导演身上。我们深知一个导演的成长可能需要漫长的周期,我们更愿意成为其成长路上最可靠的互相关注的伙伴,针对往届入围导演设立的成长单元与创投会,不单单是对往届导演最新作品的一次跟进,更是HiShorts!独有的持续性的人文关怀。
对于去年的创投会,主席王红卫先生有着这样的感受:“
虽然2019HiShorts!创投是第一年,但最后进入终选的项目,都呈现出了年轻多元化趋势,这是一个年轻的电影节展、年轻的创投项目里非常好的方向。无论是片种还是类型,创作者的学历与背景,都比较多元化,已经不输于其他一些传统创投节。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赛博人报告》这部纪录片,选题非常好,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很像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上,用快手剪的热度很高的那部片子。通过短视频来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一种影像奇观,这种讲述方式里的中国更真实,也更直接”。
另一位创投会终选评委耿军导演也表示:“创投会上我更喜欢看奇奇怪怪的剧本,尤其是那些不常规,有个性,有独特创造力的项目。
HiShorts!是短片电影节,吸引了许多有创造力的短片创作者,这些作者为了准备拍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带着剧本来参加创投,这个本身就有点意思了!”
近些年来,HiShorts!已陪伴于大雄导演的短片《无间》到长片《搭秋千的人》,王昊鹭导演的两部短片《老外》和《怀孕的大地》,包括《浮生一日》《一些风景》《城市山歌》《十六毫米,十六千里》等往届优秀短片,
从线上或线下等展映方式,透过大大小小的不同的银幕,跋山涉水地走到观众面前。
这些从HiShorts!走出去的青年导演,都不负众望地走向了更远,
在最近各方关注的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十四届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上,
就有很多HiShorts!的熟悉面孔们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优秀导演们从HiShorts!的竞赛与创投,到其他电影节的历程。
陈明望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硕士/
陈明望
导演凭借剧情短片《死了一个贼》
入围2019
年HiShorts!剧情单元
。在去年HiShorts!厦门短片周现场,陈明望导演的优秀创作能力和对社会的深刻探讨得到了多方看好和支持。之后他将这部短片改编成长片项目,以此
入围第十届北影国际电影节
,
第一届海峡两岸青年短片季
,
并
在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创投获奖
。
另一位在HiShorts!收获丰厚的是
胡兆祥
导演。去年,他的短片《在别处》
入围了HiShorts!剧情单元
,深受评委喜爱。
此外,他的长片项目《水东游》也入围了HiShorts!同期创投单元。创投会现场胡兆祥导演结识了制片人黄茂昌,并在其指导下逐渐完善项目。
胡兆祥导演在一次
访谈中也提到了这件事情:“
非常巧合,也很幸运。《水东游》第一次在HiShorts!厦门短片周创投单元参加创投的时候,其评委会主席是王红卫老师。当我提案的时候,黄茂昌老师正好坐在王红卫老师的后边。王红卫老师和黄茂昌老师提了下《水东游》这个项目不错,在这样的契机下,我和黄茂昌老师互留了联系方式。此后,黄茂昌老师一直在关注《水东游》的进展并给予了很多对我来说非常有用的建议。
”《水东游》之后也
入围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并在
第十四届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上获派华传媒“小行星计划”奖、入选“New Era 2020 青年电影季创投会电影项目” ,入选“华语青年电影周 2020 猎鹰计划 年度十强”。
下图为《水东游》在“猎鹰计划”中拍摄样片的剧照。
《水东游》讲述了一场由十二年前地震引发的余震,让青年小李和童年产生了某种时空连接。当年父亲失踪的秘密,和一场捉迷藏引发意外的记忆被逐渐唤起。在流淌的河水中,小李逐渐接近当年内心的真相并反抗着来自当下的遗忘。
很早就和HiShorts!结缘的
张新阳
导演,他的剧情短片《饿死诗人》曾
入围2018年华时代短片电影节剧情单元
,而且得到了HiShorts!艺术顾问——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的特别青睐。
节展期间,他认识了著名制片人黄旭峰,在其帮助下开始了他的首部长片作品。
次年,张新阳导演继续携新片参加HiShorts!,创投会上首次亮相了他的长片项目《伤寒杂病论》,
荣获HiShorts!创投单元最佳电影长片项目
,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欣赏:“《伤寒杂病论》刻画小人物的境遇,关注他们在大环境的脆弱和挣扎,以一个诗意的影像外壳去包裹着一个现实题材的故事内核具有导演本身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体验。” 随后,《伤寒杂病论》也顺利
入围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
。
动画单元作为HiShorts!独有的创投单元,致力于帮助有才华的年轻动画导演继续他们的创作之路。
去年《哪吒》口碑票房的双丰收,让我们看到了动画电影在市场中的潜力,但实际上一部动画的成片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时间。
之所以在国内首次设立动画创投项目,也是来自组委会对青年动画导演潜力的信任和看好,希望他们在温饱之余,继续画出自己的理想,坚持创作。
周浩然,毕业于同济大学动画系,独立动画导演,
上海创蒲动画工作室导演
去年动画创投单元现场,我们见证了入围2017年短片竞赛的周浩然导演的动画项目《稻草记》正式亮相,并捧得最后的大奖。近期《稻草记》也顺利圆满完成,周浩然向我们分享说,“去年创投的时候,项目还在中期,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基本结束了,十分感慨。动画短片的创作是很孤独的,往往纠结在一个氛围中出不来。
HiShorts!的那几天重逢了一些老朋友,也遇见了一些新朋友,看到有这么多坚持创作的同仁,再次回到创作时心态平和了很多。感谢HiShorts!提供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今年的朋友们加油!
”
除了上述介绍之外,还有更多优秀的导演正在不断成长,他们都是于HiShorts!亮相之后,又带着自己的全新作品,参加世界各大电影节展。无数张来往车票,天南海北的路程......对青年电影人来讲,与目的地接轨的机会与可能,终变成某个城镇,某个创投会房间,关于梦想的一次侃侃而谈。商业、动画、剧情向项目;形式的,反形式的;有市场的,新颖的,但无论在哪个创投会现场,最后留下的一定是那些渴望拍好作品,但也并不满足只拍好作品,有创造力的有活力的年轻力量。
一直以来,HiShorts!创投会的宗旨便是发掘优秀、有潜力的新兴电影人,并给予他们一个自由、包容、公平的竞赛环境。今年,我们将携手更多的合作方,在搭建更专业、更创新、更多元化创投平台的同时,不断提高青年电影人的工业意识,共同探索短片与产业接洽的有效性。当然组委会也将持续关注从HiShorts!走出去的青年导演,从短片到长片,探讨导演表达的主题和方向,影片与资本化并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对电影产业和个人未来的发展,拟在创作的原始状态展望、追本溯源。
即日起,第二届HiShorts!创投会项目正式开启,报名持续至
2020年11月24日
,有意向的青年电影导演可在本文
|投片须知|
部分,下载报名表,并发送至相关邮箱,完成在线报名。
注:本届创投会只针对往届入围HiShorts!的导演,或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
从2019年开始,HiShorts!尝试加入创投环节,这并非是一种希望在影视行业刷存在感的跟风,而是透过过去两年的实践和思考希望摸索出一套属于短片导演的“创投选拔之路”——如何既不同于长片电影节的海量剧本,又可以结合短片竞赛选拔的优势进行“制度创新”,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设计适合短片节展自身发展逻辑的“创投”。今年HiShorts!创投会也是在去年长片单元与动画单元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创新,增添了短片单元与WIP单元。
介于此,在竞赛单元和评审制度逐年完善后,我们思考了一套符合HiShorts!自身业务发展规律“封闭创投体系”——即每年可以有资格报名HiShorts!创投的选手必须是短片作品曾入围过主竞赛的,并且我们会将选手的入围作品配合创投项目(剧本/WIP)一同呈现在创投评委面前,为他们提供可信度高的“决策依据”,同时希望这种方法也可以反向激发HiShorts!主竞赛部分的参与度和质量,并对竞赛评审体系提出了更高公信力的要求。
HiShorts!创投会奖金并不高,一方面因为我们本身是一个发展中的电影节,并没有那么多预算;
另一方面我们还在思考和探索更适合创投的金融体系和资本配置模式,在没有探索出来之前,我们依然依据传统的既定模式,让优质项目与资本和片方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增加优质项目与影视头部企业的见面机会。
四部获奖作品将分别获得不等的人民币现金或实物奖励,先进获奖者需依法缴纳税费(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所得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