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普益标准
普益标准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新兴的金融理财市场,以持续挖掘金融理财市场数据为核心,以专业研究和咨询服务为载体,致力于为合作机构创造价值,提升金融理财市场效率,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理财市场数据研发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普益标准

资管专题 | 兴业银行汪圣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结构调整与业务转型

普益标准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9-29 11: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为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汪圣明先生在“2017第六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主题演讲中 分享 的精彩内容。


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汪圣明  在现场做主题演讲

各位上午好,感谢孙教授的介绍,非常感谢普益标准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机会。

总的来看,金融监管政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增速从以往的快速增长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政策的转变对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从以往金融的大发展、金融的自由化、宽松的流动性逐步进入到了正常的市场环境中,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在“新常态”下,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调整是银行理财业务整体转型的基础与前提。

资管产品是资产管理业务的基础和资管功能的纽带。 首先,产品是资管业务的基本单元,产品要素贯穿整个资产业务的运营环节。其次,产品是资产管理机构与投资者建立信托关系的载体。银行做资管业务不是银行和客户发生关系,而是银行产品和客户发生关系,产品对于这种关系的承载是否合理、规范和有效,是否能经得起市场质疑,是否能在产品存续过程中,将产品本身应有的法律关系贯穿下来,直接决定了资管行业的成败。另外,随着监管框架从从以往的机构监管,转向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并行,我们理解,功能监管就是要对相同功能、相同法律关系的金融产品按照统一规则进行监管,因此资管产品将成为监管对象。因此,产品构成了资管行业的基本载体,各方面的调整规范应先从产品开始。

产品结构之所以需要调整,源于现有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刚性兑付问题 。从产品层面看,刚性兑付主要源自银行理财产品适用的法律关系模糊,法律主体地位缺失,源于产品的定价方式不合理,预期收益演变成固定收益,源于信息披露不充分,运营流程不透明等等。尽管刚性兑付不是银行理财独有的问题,但银行理财作为国内资管业务主体,确实有必要从解决这一问题入手,引领资管行业规范发展。再比如说,另 一方面是业务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过往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通过对客户分层,按照投资周期、不同流动性安排向客户提供相应的理财收益,实质是利率市场化产品;随着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就绪、货币资金市场恢复正常、居民企业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参与程度不断提升,传统的理财套利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亟需按照主动投资管理模式重塑产品体系。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需要从四个层面进行调整规范:

第一是要对产品承载的法律关系有一个相对明确清晰的界定。 今年以来,包括市场层面、立法层面、监管层面各方面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尽管现有银行理财监管的规范,似乎把银行界定为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但它应该是一个信托关系。厘清法律关系特别是明确理财法律主体地位有利于产品设计的把握和判断。

第二是坚持受托定位 不论是法律关系是委托代理还是信托,产品受托的关系始终是在那里的,厘清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边界,坚守资产管理机构的受托定位,避免以机构替代产品与融资主体或投资对象产生债权债务关系或权益关系,实现资产管理机构与资管产品、投资标的的风险隔离是银行理财应该坚守的底线。当然,这需要监管机构给与银行理财产品相应的市场准入。

第三是理顺风险收益关系。 资管业务本质是直接融资,资管产品结构是否合理,关键是看对这种直接融资关系的诠释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将产品投资的风险收益过手给了客户。从这个角度看,净值型是一种好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第四资管产品始终需要坚持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监管机构在统一资管业务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应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资管方式服务于实体经济,从而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层面不同的需求。商业银行应继续发挥债券债权资产投资、流动性管理、客户基础等方面优势,应该根据机构本身的功能、特点、优势和专业方面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而并非一味的追求全部理财产品的基金化。

产品结构调整将促进银行理财业务整体的转型发展。 产品转型将从投资与销售两方面对产品规范提出要求。 从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来看,转型后的产品对客户分层、适销性管理、存续期服务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而基于客户风险偏好的产品创设将推动银行理财运作更加专业化、市场化。为此,银行理财业务经营理念将从传统的信贷理念转向投资理念,从静态的项目管理转向主动组合管理,从单一类型资产配置转向大类资产配置转变,逐步孕育良好的银行资管文化,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投融资和满足居民企业的财富管理需求。

银行理财转型大势所趋。各家银行自身应按照政策要求,结合本行客户特点,合理设计转型路径,积极推动转型产品上市。与此同时,也亟需在诸如资产定义、投资规范、估值方法、信息披露、会计核算等实操环节制定具体的规则与行业规范,这样产品创设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

谢谢大家!

诠财荟

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垂直搜索服务


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产品评价| 产品精选


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

长按二维码,即刻申请试用账号

银行理财数据|资管新闻分析|市场分析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郝小亮  ·  随笔 | 到咖啡馆喝茶去
8 年前
VIKAN薇  ·  为什么好女人总离不开渣男?
7 年前
周国平  ·  女人的美,与年龄无关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