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昨天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昨天  
半岛晨报  ·  演员姚晨,官宣喜讯! ·  昨天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昨天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4 天前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凹凸镜DOC

《洗头记》FIRST首映:今年最好的私影像来了

凹凸镜DOC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7-21 21:59

正文




采访:姚燕飞 | 编辑:沙丘 李菁菁





7月21日,康世伟导演的《洗头记》在位于西宁的青海大剧院音乐厅,完成了它的世界首映。此次放映也是在FIRST青年电影展的第一场放映,第二场放映将在7月24日15:15,奥斯卡国际影城3号厅进行,欢迎错过第一场的影迷朋友们,不要错过第二场。


《洗头记》讲述了疫情期间导演康世伟为改善与儿子的关系,主动为儿子洗澡洗头的故事。康世伟将镜头对准家人和自己,记录儿子成长的同时,也反思父子关系。整个片子由一家四口合作完成:康世伟是导演、剪辑、主演,康世伟妻子是摄影、美术,大儿子是主演、导演助理,小儿子也贡献了很多戏份。


《洗头记》是一次极具温度的自我反思的成果。一位父亲试图找出自己与孩子之间微小裂痕的根源,为此他选择回溯父与子的影像记忆。独具特色的结构和悬念设置,从影像内容中自然地生长而出。作者在拍摄中直面自己的缺陷,再加上影片独特的拍摄背景,也让影片内容具备了相当强的公共性。


康世伟坦言,拍摄这部影片,直面父子关系,剖开自己的弱点很艰难,他剪辑结束后影片中的很多片段都不敢再看。他甚至还陷入了伦理困境,因为导演和父亲的双重身份而挣扎。拍摄原本可以呈现更多冲突矛盾,但面对儿子心软了,职业和亲情该如何选择?作为监护人,他还担心儿子慢慢长大会不会对影片有意见?


“观察自己需要一种立场,需要一种勇敢的态度。” 康世伟说,拍摄私影像,导演要正视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故事制造者,与其想方设法平衡,不如心怀坦荡介入。



01

内敛沉默的父子关系,

要把它拍出来,要让观众看到其实挺难


凹凸镜DOC 片头提到你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想当一个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愿望?


康世伟: 可能会被很多人误会这是一种传统观念,希望传宗接代、希望有个儿子,其实不是的,我就是希望有个小男孩陪我一起玩,就是那种很单纯的想法。


凹凸镜DOC: 你想象中的和实际道一进入生活之后,有哪些是与你的想象不符的或者比较有冲击到你的?


康世伟: 总体来说,比较符合我对儿子的想象。让我觉得冲击到的是人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就是你永远看不到一个人的成长。他就在你身边,尤其是你每天看到一个人的话,那你是肯定看不到他的成长。如果说你五年,十年见到一个人,那可能你能看到这个人的变化,但你每天看到他,你反而看不到他的变化。陪伴导致了一种对他成长观察的一种疏离。突然一下他有这样的一个能力了,突然一下他有那样的能力了。


凹凸镜DOC: 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把自己的孩子作为拍摄对象?


康世伟: 从我吃他妈妈的醋开始,他每天就说他很爱妈妈,对着爸爸说,不爱爸爸,我不爱爸爸。就从那个点开始。我想要拍关于他的纪录片。我相信会有变化。因为我觉得我儿子一定会很爱我,那他为什么老是要说不爱,我想找出为什么?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给他洗头,然后就开始了拍摄。



凹凸镜DOC: 父子之间的互相表达,可能不会像和母亲一样那么直接。


康世伟: 对,因为都是男人,男人本身可能有一种内敛和沉默,就是不管关系好不好,感情都会很收敛。在父子的关系下。这种关系要把它拍出来,要让观众看到其实是挺难的。


凹凸镜DOC: 你在影片中有很多类似于内心告白的反思,如果不是因为拍摄纪录片,这些话你会直接跟道一讲吗?


康世伟: 相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长度来说,记录的时间一定是很少的,那在这个记录之外,我还是经常会跟道一讲,很坦诚的跟他讲我的感受。也会很坦诚的跟他讲爸爸哪里做的不好。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性格。好和不好的事情,我都喜欢分享过程。我觉得我们不定义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正面的,负面的或怎么样,它都是一种分享情感的过程。情感正是因为被分享,它才能够慢慢的积蓄增长。这也是我拍这部纪录片过程中收获到的。对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来说,它也是一个情感分享的过程,有了分享,我们的情感才有了慢慢的积蓄,有了慢慢的积蓄才会有这样的一个转折。


凹凸镜DOC: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你带道一去海边玩,道一其实从小就对水很敏感,所以你一直不断地要求他要勇敢,事后你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父亲的虚荣”,可以具体谈一谈吗?


康世伟: 我做那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无意的,你这样把他用水冲一下,难道别人就勇敢了吗?这个本身是不符合逻辑的,但那个时候充斥在我大脑中的,可能一方面有一时的冲动,另一方面也有原生家庭带给我的那种“父亲的虚荣”。我在拍这个片子之后,我就意识到了,现在我不会跟道一说,你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他只要快乐和健康就好。



凹凸镜DOC: 道一是你的儿子,当把这样的人物作为拍摄对象的时候,和以往的拍摄经验会有哪些的不同?


康世伟: 他第一次看这个片子,他觉得太好看了,那以后他还会觉得好看吗?人都在变化,等他长大了,看到爸爸拍我半裸身体在洗澡,还在大荧幕上放。那他会怎么想,这就是一个关于拍摄伦理的不同点。


还有一个就是情感交织的不同点,之前的拍摄对象,都是我的朋友,在社会上遇到的人。我跟他们没有太多羁绊。我们在这个纪录片,它不仅有一些我们在成长中的开心时刻,也有很多酸甜苦辣。


每次看这个片子都是需要勇气的,比如说像《归途列车》或者很多纪录片里的矛盾,你觉得看起来很精彩,但当你看你自己,尤其是自己儿子的时候,你会心一下就软了。


凹凸镜DOC: 你这部片子拍摄了大概六年,你是如何去处理大量的素材,以及在后期剪辑中如何去梳理出这样的故事结构?


康世伟: 故事结构是在拍的时候就有想过。在拍的时候你就会自觉的想我们需要哪些素材,那对于导演来说,好像是一种天赋,或者说是一种天性。你知道你想要哪些素材,当然这也是前面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进行反思之后,才觉得这个故事可能会是这个样子。这个故事结构并不是说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形成的,前期就形成了,后期加了一些像倒叙那些文学修辞性的东西。



02

导演既是观察者又是故事制造者,

与其想方设法追求平衡,

不如心怀坦荡介入


凹凸镜DOC: 像这样的私影像,更好的画质,更创新的方式和更多的记录之间,你会更倾向于哪种?


康世伟: 纪录片和剧情片一直有一个不同在于到底是信息优先还是美学优先。这个纪录片,因为它确实是信息优先,因为它有一部分的属性是属于新闻属性的,你能够抓到那个信息最重要,到底用手机拍还是相机拍,它的画质怎么样?像看新闻一样,我们不会在乎新闻画质,我们更在乎新闻内容。纪录片从它诞生之时起,就是反美学的。现在很多纪录片,都有逐渐朝着一种电影美学化的发展倾向。从我个人来说,是持怀疑态度的。


凹凸镜DOC: 这样一个私影像的拍摄,你作为观察者,同时又是一个主角,一个介入者,你如何去平衡这两者之间?


康世伟: 与其想方设法追求平衡,不如心怀坦荡介入,正视我既是观察者又是故事的制造者。因为作为一个参与式纪录片,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先入为主的性质在里边。在开始的时候有一点不适应,但是随着我自己拍自己的时间长了,慢慢也就适应了,慢慢的也让自己放下了一些戒备。类似于有两个我,我在看自己跟自己打交道的感觉。这个过程虽然有点复杂,不一定有说那么美好,但我还是很坦荡的面对我自己拍摄自己的这个过程。



凹凸镜DOC: 片尾道一给你的回答其实是一个很温馨的答案,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康世伟: 觉得超级开心那个时候。就一下子感觉天亮了。即使是我猜想他可能也是因为他长大了,他情商很高,他想让爸爸更开心,反正也没有其他人在场,他可能这么说,即使这样,你逗爸爸开心,爸爸还是很开心,我觉得家人就这样。


凹凸镜DOC: 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你很擅长的事情就是观察别人。在这部影片中,你要不断地去观察自己,你觉得这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吗?


康世伟: 我觉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观察自己需要一种立场,需要一种勇敢的态度。你观察本身很简单,但是观察并呈现出来,这需要勇气,也是很具有挑战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我不是很敢看这个片子,实际上是我呈现了一些自己的弱点在里面。我们经常说想看开心的事情,那不开心的事情,可能不会那么想看,但是又因为我是一个艺术家,一位导演,我有想表达的东西,所以说我需要去把它呈现出来。



凹凸镜DOC: 你之前的一些影片经常都是跨国合作,你可以分享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吗?


康世伟: 有很多的偶然性。最核心的就是参加提案大会。一部影片不要等到做完之后我才想怎么样把它推广出去。影片推广的最佳时机是在影片做完之前,而不是之后。另外,跟国际制片人保持联系,因为很多时候纪录片人的拍摄多多少少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即使你是一部观察式纪录片,有时候你自己的导演的主观性仍然会出现在你的影片中。导演的性格,为人处世,也会出现在影片中。制片人不只需要了解你所讲的故事,也需要了解你,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讲得出什么样的故事。


凹凸镜DOC: 对于这部影片的未来,你有一些自己的期望吗?它有可能会上院线吗?


康世伟: 我也在考虑,能不能上院线是一个问题,人家接不接受这种影像、这种表达也是个问题,里面可能还会引起一些伦理上的争议,到底适不适合上院线,或者说能不能上院线还在考虑之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