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当代世界
《当代世界》杂志作为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依托中央外事部门,作者资源包括各大院校、官方研究机构、民间智库的上千位专家学者,注重以独特视角来权威解析世界焦点、深度剖析国际关系,传播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生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当代世界

范桂芬:凝聚民间力量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综述

当代世界  · 公众号  ·  · 2018-08-15 08: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单位: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

原文刊载于《当代世界》2018年第8期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8.007



2018年7月23—24日,为配合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办,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举办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来自中国和非洲30个国家的200余名嘉宾和代表围绕“凝聚民间力量,促进中非友好互信”的主题,深入交流思想,共商合作大计。论坛展示了中非民间务实合作成果,并发布《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18—2020)》。本届论坛规格高、成果实、影响大,标志着中非民间交流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8年7月23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图片来源:新华社)

承载殷切期望  体现高层引领

七月的蓉城,热情似火,盛装迎宾。23日上午,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隆重开幕。正在非洲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向论坛发来贺信。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开幕会并发表主旨讲话。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促会会长孙家正,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以下简称“中联部”)部长宋涛,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四川省省长尹力,中促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王亚军,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中促会副会长窦恩勇,塞舌尔人民党主席、副总统文森特·梅里顿,刚果(布)总理克莱芒·穆安巴,以及来自中国和非洲120余家民间社会组织的代表出席论坛开幕会。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中非民间论坛是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重要桥梁,2011年8月创办以来,论坛坚持“增进民间友好、促进务实合作、推动世界和平”的中非民间友好三原则,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实现了机制化,为促进中非民间友好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友好是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领域。今年9月,我们将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本届论坛以“凝聚民间力量,促进中非友好互信”为主题,必将有力推动中非民间友好往来与合作。希望大家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凝聚共识,为中非民间友好合作建言献策,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鲜活动力,夯实民意基础。

王岐山在开幕会主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主席专门向论坛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中非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视。中非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天然的同盟军、真正的“一家亲”。国与国关系说到底要落实到人与人关系上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民间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大家要做政治互信的促进者,促进理念对接、利益融合和民意沟通,推动双方关系亲上加亲、好上加好;做经济互利的推动者,当好使者、做好先锋,早日结出源于民间、惠及民众的丰硕成果;做文明互鉴的践行者,继承传统,结合时代特点拓展范围、丰富形式、创设平台、打造品牌;做安全互助的守望者,在扶贫济困、改善民生等领域务实合作中大显身手;做多边互动的协作者,在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斗争中共同捍卫好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

中方其他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对加强中非民间交流合作提出殷切希望。孙家正指出,要把中非人民世代友好放到历史长河和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找准民间力量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定位,增进中非人民的理解和信任,推动民间务实合作,为中非共同发展不断增添正能量。宋涛指出,中非关系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中非民间交往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双方政党要加强交流互鉴,加强对民间社会的引领和激励,推动中非关系更好向前发展。彭清华指出,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前沿高地,愿与非洲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往来,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组织优势,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四川力量。

非方与会领导人对发展中非关系和加强民间合作寄予厚望。梅里顿指出,我们赞赏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赞赏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希望双方建立合作机制以释放中非民间社会组织的能量和潜力,团结更多民众参与到中非合作中来。穆安巴指出,当今世界面临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犯罪等诸多挑战,中非合作论坛为中国和非洲共同应对挑战提供了广阔平台,民间交往拓展了中非合作的空间,我们要用好民间力量,进一步促进中非友好。坦桑尼亚前总统贾卡亚·姆里绍·基奎特克服各种困难于23日深夜抵达成都,他批评西方对中非合作的污蔑,提出民间社会组织是政府的得力伙伴,真诚希望中非合作论坛能有更多措施支持中非民间社会组织的工作。

2018年7月23日,中联部部长宋涛在开幕会上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

加强理念分享  凝聚民间智慧

民间论坛重在交流思想、分享理念。在开幕会、全体会议、三场分会和闭幕会上,共有20多位嘉宾致辞,60多位代表发言。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致论坛的贺信,表示贺信充分肯定了中非民间论坛的重要作用,为办好论坛指明了方向,让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围绕“凝聚民间共识,增进中非合作的社会基础”“汇集民间力量,巩固中非合作的民意基础”“加强民间交流,扩大中非合作的人文基础”等议题,与会代表分享理念、介绍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会场气氛热烈,代表发言踊跃。

外方嘉宾和代表认为,中国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方面日益成为世界领导者,重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非洲各国的关系,并且在开展经济合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教育、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合作。非洲国家愿同中国发展新的伙伴关系,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中非关系推向更高水平。“一带一路”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伟大倡议,向所有国家开放,将为造福中非人民带来重大机遇。目前非洲各国已经行动起来,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2063年议程”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希望非洲国家领导人借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契机与中方深入探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扩大中非合作的基础。

外方代表认为,中非合作进入新时代,中非民间社会组织应传承和发扬中非传统友谊,抓住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民间交往进一步促进中非友好互信。要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理念沟通,让双方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双方历史及传统友谊,从文化角度理解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打破以往旧观念,建立新的合作理念;要通过媒体、智库、民间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加大宣传,让更多非洲民众了解中国的对非政策,了解中非合作带来的好处;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了解彼此的发展阶段,强调合作的有效性,妥善应对挑战和分歧,用更多合作成果去诠释中非合作的互惠互利。

参会代表对中非民间论坛下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有的代表提出扩大论坛覆盖面,争取非洲每个国家都有组织参与。有的代表建议推动政府和各类民间力量的沟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务实合作项目的规划、落地和实施。有的代表提出加强中非民间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强化论坛的平台作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推动民间交流合作常态化发展。科特迪瓦代表建议在中非民间论坛框架下建立中国与北非、西非、南部非洲等次区域论坛。摩洛哥代表建议在每个非洲国家设立论坛办事处或联络处,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苏丹代表提出建立中非民间社会组织联盟,加强中非民间合作网络建设。

2018年7月23日,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图为论坛开幕会现场。

2018年7月24日,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与会中外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推动民生合作  突出民间特色

本届论坛一大亮点在于高层引领与务实合作紧密结合。论坛发布了《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18—2020)》,从民生合作与捐赠救助、能力建设和人才交流、促进发展、文化交流、建立交流机制五个方面,推出了30项未来三年中非将要实施的民间合作项目。

闭幕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在介绍对非民间合作时如数家珍,配以简短生动的宣传片,会场气氛活跃。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与尼日利亚克里斯河州现场签署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中促会、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中国社会组织境外活动行为规范倡议书》。参会代表还在分会上分享了所在组织的主要工作和经验体会,对接了合作意向,提出将在文化遗产保护、农业、减灾、饮用水、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环保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实施相关项目。博茨瓦纳马西雷基金会会长玛希迪索·马西雷表示,近几年我们看到中非合作的务实性明显提高,无论是在技术转让、能力建设,还是在伙伴关系建设方面我们都看到了更加实实在在的成果,双方民间社会组织需要有更多的参与和合作,真正地实现“真、实、亲、诚”目标中所说的“实”。

此外,在中促会和四川方面共同努力下,论坛从会议形式、图片展览、媒体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艺演出以及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方面,力求展现民间面孔、传播民间声音、办好民间盛会。外方代表纷纷为文化展示活动点赞,津津乐道于中国美食文化,表示回国后将向更多的人宣传成都、介绍中国,带动更多人员往来,推动更多民间交往。

24日,满载着与会代表的热情与期望,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胜利落下帷幕。本届论坛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前的一次重要民间会议,与会代表共叙中非民间友好情谊,共商民间合作大计,达成一系列务实成果,为北京峰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民意氛围,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民间动力。论坛引起媒体广泛关注,30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百余名记者以包括视频、图片和文字稿件在内的多种形式对论坛给予了充分报道。

非洲有句谚语讲到,“愈入森林,愈见大树”。中非民间论坛这棵大树在双方领导人的关心指导下,在中非人民的共同呵护下,秉持“增进民间友好,促进务实合作,推动世界和平”的原则,日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化配套活动,中非民间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开展对非民间外交的重要平台。在中非关系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相信中非民间论坛能够为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凯)

(平台编辑:张玲玲  吴小玲)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研究国际问题的必读期刊

《当代世界》杂志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每期均通过专门渠道呈送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参阅。杂志依托中央外事机构,荟萃众多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以海内外国际问题智库丰富的人脉和信息资源,权威解读和传播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度剖析国际关系和世界政党政治的演变和发展,聚焦世界热点难点,全方位、多角度评析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长按二维码,关注当代世界!

与您分享最权威的国际时政文章!



【中文刊】 18元/期,216元/年

邮发代号:82-723,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35/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4206


【英文刊】 80元/期,320元/年

邮发代号:80-270,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98/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596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4号中联部(100860)

订购电话:010-83908408

投稿电话:010-83909012/857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