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性感的男人,阿米尔·汗都演过。
一种是奇思妙想的,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兰彻;
一种是横冲直撞的,像《摔跤吧,爸爸》中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中国人对印度人的脸会辨识不清,但绝对不会认错阿米尔·汗
前者富有才华,能给你许多惊喜和可能性,玩一样就拿到400项发明,富甲天下;后者坚毅勇猛,只给你提供一种成功和确定性,用了十几年工夫,才让女儿拿到大赛金牌。
兰彻很酷,女孩子会忍不住亲吻他,但马哈维亚才是那个可以抱着他脖子哭泣的人。
因为他有一种横冲直撞的担当。
因为他是爸爸。
印度全国摔跤冠军马哈维亚因为贫困回到村里,希望把一身本事传给儿子,但他和妻子连生了四个女儿。
印度农村重男轻女,最恶毒的诅咒就是“愿你生一大堆女儿”。四个女儿没有儿子,夫妻俩开始偏方求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他的两个女儿比男孩子能打,于是开始训练她们。
为了练习胆量,他要女儿跳下去
妻子也曾经有疑问:“你不能让女儿承担你没完成的梦想!”
我们今天经常见到一些谈论自己儿女的父母,对奥数或者音乐特长深恶痛绝:“我就说,什么都不要学,让他快乐成长就好了。”
我见过的说这种话的人,都是
自己对学习就没有兴趣的人
。他们怕麻烦,因为
训练自己的孩子很麻烦
。
小学生时期是发展特长、技能的好时期,至于跟父母小时候的梦想一致,好处也不少。父母可以进行启蒙辅导,能判断培训老师的好坏,父母昔日的装备兴许
还用得上
。
此外,摔跤手的女儿,身体条件会更适应这种运动,你让她学射击,未必合适。
要把你没完成的梦想
介绍
给孩子,至少给他一个机会。
马哈维亚做了非常大胆的事:
他让女儿穿男装跑步
剪短发
破戒吃肉
(摔跤手不吃肉是不行的,但他的妻子不吃肉)
在泥地和床垫上学习摔跤
和赤裸上身的男生比赛
这在印度教社会里非常大逆不道
,两个女孩遭到了村里人的嘲笑。不过她们没有被人再欺负了,因为很快,男生根本打不过她们了。
印度农村的女孩穿传统服饰,不穿T恤和短裤,这些衣服都是堂哥的衣服改的
电影中这儿有一段歌曲,唱的是爸爸独裁统治,两个女孩要革命什么的。
明白人都听得出这是小朋友在撒娇,就像“我去炸学校”一样。
马哈维亚自己做了改变阶层的努力,从一个农民成为全国摔跤冠军,但是很遗憾,他没赶上好时候,摔跤挣不出钱来。
每个家庭的柜子里都藏着一个忧伤的故事,也就是父辈的梦想
他训练女儿的时候逐渐发现,女儿可能通过摔跤改变自己成为家庭妇女的命运。
女儿们也通过一个童婚伙伴
(14岁)
的倾诉,明白了
摔跤是一条可以躲避童婚和成为家庭妇女的道路。
马哈维亚不富有,他去买鸡肉,游说肉贩子:“火了之后让女儿给你的肉做代言。”这样要了二五折的低价。
他还说服他的妻子:你给我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里,不要让女儿做家务了。
他拼着家里的财富损失,让女儿得到一个改变的机会。
骄傲的少女摔跤手,拉风死了
在印度,孩子的种姓随父亲,
如果想女儿嫁入高种姓家庭,就要准备更多彩礼
。而那些高级种姓家庭会趁机选择更富有的女方,勒索更多财物。
中国人嫁女儿也差不多,纯要彩礼的都是穷人,而且多半没受过教育;体面的家庭一般会给女儿一笔钱陪嫁。穷女儿会在婆家毫无地位。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看看京剧《锁麟囊》,没有嫁妆的女人出嫁途中是如何嚎啕痛哭的。
如今也没有太多变化,如果
女孩
家庭条件不好,还想要男方有房有地位有北京上海户口,嫁过去很可能会受气。
在《摔跤吧爸爸》当中,大女儿吉塔获得全国冠军之后,彻底跳出了农门,进了国家体育学院,日子也过得好多了。
成年后的芭比塔,有人说像谭咏麟
大女儿吉塔接受了国家队教练的训练后一直在首轮被淘汰,她迷信教练,忽视了父亲的经验。
一开头摔跤爸爸就跟大家说,
摔跤不仅是比力量,还是比脑子
。
爸爸脑子
确实
很好用:
吉塔进入国家队之后,马哈维亚起初想继续训练女儿,先是小心接触教练,试图和对方沟通。
教练是个眼往天上看的货,尽管马哈维亚是前全国冠军(
要知道全国每年都有十几个全国冠军,不同重量级的)
,根本没给他面子,反而当面呵斥他的女儿。
被教练羞辱之后的爸爸一肚子气,又被女儿说技术过时,还被摔倒在地,很长时间都没有理女儿。
这儿有个泪点。二女儿对姐姐说:“根本不是爸爸的技术过时了,而是他的身体不行了。”吉塔摔倒爸爸后,围观群众都害怕得说不出话了
但是当女儿比赛失利,求助于他的时候,他毫无怨言,立刻接手,偷偷对女儿进行训练。
被教练发现和为难的时候,爸爸立即对学院领导哭泣、煽情、告饶,让女儿留在了国家队。随后暗度陈仓,用视频和电话偷偷指导。
这个男人好强大,他做事不要面子,有情绪也能很快克制,想赢就明一套暗一套,他只追求结果。
对,这就是横冲直撞的男人,为了爱的人,
他
只要赢。
他不会像教练那样,说“输得好看一些”这样的屁话。
很多男人,年轻时可以是骄傲的、讲求荣誉、信用的勇士,但是当爹之后就变得特别滑头。尤其是只有女儿的爹,只有女儿,就需要爸爸更加强大。
有横冲直撞的爸爸,就有同样狂飙取胜的女儿。
虎父无犬女。
被人指责为独裁者的爸爸在决赛前教了女儿一招:
想办法让人记住你。
只能得金牌。
得了银牌,大家很快就会把你忘记。
马哈维亚没得说错。电影里,大女儿的戏是主线,在小演员时代同样出彩的二女儿变成了次要角色——虽然她也是一个全国冠军。
如果你当了亚军,在电影里都会成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