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昨天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昨天  
知识星球精选  ·  全网最硬核信息安全资源库,限时优惠加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香港郑家无偿捐地:豪族主动让利,新世界的开始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19-09-26 19:43

正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秋色虽近,天下犹温。

昨日,香港新世界宣布,以香港式 1 港币租金,捐出约 300 万平方尺农地兴建社会房屋。帮助低收入家庭。减轻基层居住压力。本次捐地计划相当于拿出集团在香港农地储备的近 1/5 。新世界发展成为香港首家无偿捐地以解决民生问题的企业。

近期,香港局势大乱,阶层撕裂。暴力武斗连绵不断, 近期数百航班被取消,为香港历史前所未有。大乱之中,蕴含大治。



9 年前( 2010 年),罗天昊在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香港模式的瓶颈》,分析香港深层问题,包括地产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豪族崛起挤压平民的畸形社会结构,香港文化的萎缩等方面。 2015 年此文被修改转载于新华社瞭望智库,掀起惊涛骇浪。部分浮躁之徒只看撤资的热闹,却没有耐心去了解香港深层问题。

罗天昊一直坚持呼吁,只有香港豪族主动让利,香港问题才能解套。此后,在香港回归 20 周年之际,又撰文《澳门对香港的三大启示》,建议国家治港三大转变,即 抑制财阀,复兴经济,振奋民心。 并在 2019 8 月据时势修改,明确提出《豪族应主动向平民让利,香港问题三大出路》。





时势,人心,终于到来。穿越喧嚣,历史必然走到它该走的那一步。

香港终于等来了破局之机,新世界的郑氏家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成为豪族主动让利的典范。本人多年以来的建议,终于落地。

是否还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做出贡献?

下一个主动的家族是哪个?

我们期待,香港能走的更远。

1 )豪族主动让利的逻辑在哪里?

香港财阀问题举世皆知,平民痛苦已久。

在实现共同发展,平抑贫富差距方面,澳门值得香港学习。

澳门回归不久,即着手抑制财阀,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向平民阶层分享。 2001 年,澳门即通过新的博彩法,即决定开放赌牌。此前 70 年,香港的赌场是一家专营,开放赌牌,锋芒所指,不言而喻。

通过将赌牌一分为三,防止了一家独大,摆脱了对一家一姓的依赖,防止了经济被少数财阀控制。由此,澳门经济蒸蒸日上 ,回归 20 年来,表现优异。

2018 年,香港十大富豪的财富,竟然接近香港 GDP 的三分之一,大量财富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财富来自权力干预严重的地产等行业,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是权力意志最强势的行业之一 ,获得权力体系的垂青与加持的获利,是对竞争者的不公,也是对其它行业的不公,更对香港普通民众的不公。造成地产金融之外,百业凋敝。

近几年来,香港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撕裂严重。香港基尼系数最高峰值竟达到 0.53 以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属于最高水平。香港的社会结构失去了平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不仅经济活力被压制,且青年的创造力因为沉重生存压力而萎缩。 对地产和金融财阀的过度纵容,有极大干系。

未来,香港的首要使命,即是抑制地产金融财阀,扶助平民。消弭过于严重的贫富分化。

豪族主动让利,可以三赢。

澳门赌牌一分为三之后,老赌王本身的财富总量仍与时俱进。未来香港也一样,财阀占香港总财富的比例降低,但是仍然可发展。 前特首曾荫权入狱,牵引了不少财阀的心,平安落地,是财阀在财富之外的另外一大追求。

对于中产和平民阶层来说,适度增加财富,可分享香港发展的成果,同时, 阶层的解放与振兴,可以释放出劳动红利和消费红利,反过来促进香港发展。

对于香港治理方以及国家来说,既可摆脱对财阀的依赖,又可造就多元格局,增加整体福祉。

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黄台之瓜”论太模糊。

新世界无偿捐出土地,开创了先河,是大觉悟者积极种瓜的开始。

主动拥抱未来还是被动被抛弃,一念之间。

为什么必须是豪族主动让利?

不仅香港如此,全国范围也应如此。

改革前 25 年,各阶层都得利,最有共识的黄金期。后十几年,豪族得大利,小资中产得小利,底层受损。怎办?必然重新调整阶层关系。

最近五年来国家大力调整阶层关系,阶层利益,并将精准扶贫搞到底,就是为了托底平民阶层。同时,国家加大反贪力度,抓捕大批搞权钱勾结的贪官与财阀,就是要打击不公,朔造阳光市场经济,扼制权贵经济;国家大力提倡创新与创业,就是要让有能力,有抱负,踏实肯干的人找到机会。

不仅中国如此,全球范围都是如此, 失落的平民,将特朗普推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失落的平民,推动了英国的脱欧。还有欧美各国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无不是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调整的余波。北欧更是建立了覆盖多数人利益的福利制度。

历史是一个钟摆,直至趋近公平中立。

2 地产适度退出,有利多元经济,振兴产业

地产独大,国之凶兆。

新世界无偿捐地,也是香港产业调整的前奏,对于未来影响深远。

香港在 1997 年的时候,占全国 GDP 的比重为 18% 左右,至 2018 年,香港的 GDP 占全国比重在 3% 左右。至今日,京沪深超越香港,广州虎视眈眈。

当下香港,经济发展乏力,民众收入增长乏力,社会动荡不安。

在八十九年代,香港除金融和地产之外,还有精工制造。 回归之后,香港经济不仅没有完善进化,反蜕化。

在产出领域,有什么行业比做地产更赚钱?畸形的土地政策有利豪强,改革动力不足,官商结盟,比搞实业容易,来钱快,项目大。如此,则实业逐步被人遗忘。

创新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香港也无法落地。 金融和地产来钱容易,没有人愿意为未来长久等待, 连一向被视为新潮的小李都放弃了, 2018 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为 2.18% ,深圳更超过 4% 香港号称经济发达城市,研发投入竟然不到不够全国平均水平。 一河之隔的深圳,纵使三产发达,制造业也没有丢, 2018 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制造业的比重超过 60% 以上。虚实结合。

玩虚缺实,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便宜几家几姓,辛苦千万民众。

1997 年至 2018 年,香港的人均 GDP 缓慢进化,翻一番都没有实现,而同期,全国人均 GDP 774 美元,飙升到 9732 美元,增长 13 倍以上。

不仅是香港,在全国范围也是如此。

实体经济萎靡,压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摧毁地产霸权,振兴实体经济,成为大势所趋。最近几年国家整顿地产金融,力推创新创业, 地产和金融回归常态,告别暴利,才有利实体经济振兴,多元经济振兴。 国家领袖在本月还特意出巡多地,大力倡导制造业, 提振实体经济的用意明显。

新世界捐地建社会房屋,为香港产业困局解套,客观上可减轻香港平民阶层的负担。将财富转移到民生领域,实业领域。

3 树立平民大众的社会主人翁的地位

老问题:为了谁,依靠谁?

为了香港万民,依靠平民百姓。

香港治理方乃国家层面,必须具备公心。

若香港未来目标是为了千万民众 ,则必须建立起来利益导向平民阶层而非豪族的政策, 改变畸形土地政策,抑制垄断,打击投机。

土地政策有利豪族。世人皆知,毋庸讳言。改否,不在事情复杂,而在利益复杂。

垄断经济,也伤害香港,香港的公共服务,也基本被几大豪族所控制,应该学习澳门分赌牌一样,将各个业务分散,并且定期更换。

在产业结构上,鼓励实业,鼓励创新。香港人才鼎盛,经济发达,基础很好。

回归前期,为了稳定香港局势,国家采取了扶助豪族的政策,给与豪族各种照顾,豪族不仅获得了经济资源,更获得了政治资源,后者造成商界豪族热衷需要政治资源的行业,比如地产,垄断公共服务业等,普遍看不起搞实业。

在回归前和回归初期,这种政策可以理解,爱国港商也应该得到适度回报。但是,这种政策需要随时势调整,不能最后板结不动。

畸形政策的恶果, 不仅造成了平民阶层的失落,更放纵豪族。 部分豪族大搞地产等权力经济,践踏市场经济。侵害了平民利益。而且骄纵,动辄指责民众“愚昧”,随时卷款海外,掏空国家。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就可改变豪族政策, 逐步向平民阶层倾斜。 国家迟疑了十年。

对于豪族的畸形扶持,使香港的社会经济结构失去了平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中产阶层日益弱小。香港市民经济萎靡不振。造成了香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体退化。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香港电影产业,香港社会的崩溃,使香港电影失去了根基与活力,那种草根性的情怀,大众性的娱乐,兼容并包的气度,是建立在平民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失去了这两点,也就是去了活力之源。

香港要走出困局,其根本道路,亦在于再造大众社会,重塑平民精神,而非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努力。

结盟豪族财阀,虽短期见效。但是经济被绑架,体系单一且不独立。 最近几年更是出现了新动态, 一旦香港遇到困难, 大财阀可全球转移财产,倒霉的是留下的香港万民。 未来治港者需适度疏离豪族,扶助香港平民。

香港要依靠的,主体是多数大众,是平民阶层。

底层若无活路,精英必无出路。社会动荡,暴力频发,必然之象。 平民不振,也会影响富裕阶层。部分香港财富精英曾表示,自己往往“睡不好觉”,香港管理层应推出新政以消弭过度贫富分化现象,加大为平民托底的力度。

新世界的郑氏集团,主动让利,也是服膺于香港未来变局。顺应和引导了未来时势,值得赞赏。

千千万万的香港平民,才是香港的主人。

服膺民意,尊重民心,才能赢得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香港模式的瓶颈(作者,罗天昊)

2010 年金融时报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881


——往期经典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