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油糕、翡翠烧卖、三丁包子,以及大煮干丝…… 看到这些词时你到底在想什么?”
▲
翡翠烧卖
有一位很好吃的朋友,很喜欢面食,对于各地的面点包子也是如数家珍。每次在她家聚餐时她总会蒸两笼富春包子招待大家,包子一上桌就兴高采烈地嚷嚷:“快点儿趁热,尝尝我老家的包子。”
她家的富春包子确实不同于普通包子,色白面柔,极鲜极美,绵弹的曲线有些像扬州雨巷里圆润的油纸花伞,也有盐帮大宅中旧戏台上的靡靡。
看着好看,吃着好吃。
▲
三丁包
说实话,第一次吃她家包子我也会问:“为什么你家的富春包子就好吃?” 结果她回答我:“别看包子简单,用心感受下,这个手工包了130年的富春包子,有好吃的烟火气。” 等后来我去了扬州,到富春茶社喝了一回早茶,才发现这一百多年的烟火气散发出醇厚细腻的香,有一种鲜甜的后劲。
▲
富春茶社
不过问题接踵而至,
富春包子的好吃来自哪里?这么好吃的包子怎么才能在哪里都可以吃到?
其实,这才是
我们今天的话题
。
传承
▲
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永珍
▲
富春茶社130年历史传统的手工包子
▲
富春五丁包
扬州这家
富春茶社从经营花局开始发展。
清代末年,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遗风依然
盛行
。当地人陈霭亭在得胜桥巷内创设了“富春花局”,栽培四季花卉盆景应市。到他儿子陈步云一代,为了方便招待来赏花、看戏的朋友,在花局里自办了茶馆。结果盐商士绅与文人名流慕名而来,美食、品茗、赏花、吟诗,一时盛事
。
富春
在扬州做
手工包子,
堪称三代以上的老店。
发展
▲
五丰富春总经理郑涛
五丰富春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走出茶社建个厂,多包包子。结果是自2007年开业,坚持不用防腐剂、色素和香精,而且一定要用手工来包。到现在每年可以生产近1.3亿只手工包子,让更多人吃上扬州富春包子显然已经不再是梦想。
▲
五丰
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瑞金
丁瑞金是五丰富春包子标准的制定者,他对美味的多层次区别有“尝一口就知道”的功力。在五丰富春的30多年时间他教出了数不清的徒弟。教他们包一只包子,按大小不同要捏18个褶子还是24个褶子。一块儿面团按照标准,应该是多少刀砍完
。
▲
五丰富春的手工包点
好了,说了这么一大篇有烟火气的富春包子。就是想告诉你们,我们可以把包子做的很好吃。所以,真正的重点来了,那个谁,想去你家吃你老家的富春包子。
或者干脆组织个好吃团下扬州。
你会发现,吃着吃着,你就已经真正喜欢上这个有着130年烟火气的手工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