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了
—— 仅以此文献给父亲
又到了栀子飘香的季节,老家菜地里那棵栀子花树,没有了父亲的打理,是否一如从前——花满枝头,满园馨香!
小的时候,每到栀子花开,母亲的发髻上就会插上洁白的栀子花,因了这花的缘故,母亲走路都带着风,一路小曲,一路花香。
受母亲的影响,我们姐妹五人对栀子花也是情有独钟。然而,我家却没有栀子花树,所以,年少时的我,总是要羡慕着别人家盛开的栀子花。有时抵制不了那满树繁花的诱惑,会趁邻家无人时偷偷摘下几朵。尽管在乡人的世界里,几朵栀子花,也并不是什么无可饶恕的不端行为,然而,别人家的毕竟是别人家的,即使是几朵花,也终究不是正大光明的作为,在父亲的眼里,这也是不被允许的。为着母亲和我们五姐妹对栀子花的热爱,父亲在菜地里阳光最好之处种上了一棵栀子花树。从此,每到花开的季节,每天清晨我们也有了带着露水的最为新鲜的栀子花。在精心编织的发辨末梢插上一、二朵,带着纯白,带着花香,一切都变得轻快与欢欣了!卧室,堂屋,连厨房都被母亲和我们姐妹摆满了栀子花,整个家里眼睛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一碗碗的栀子花。农家简陋,没有专门的花瓶,母亲就用那种带蓝色花边的白瓷碗装上水,再插满栀子花,这造型成了母亲的专利,也成了我对栀子花唯一热爱的插花方法。为了这一年一度的栀子花开,父亲精心照顾着栀子花树,施肥、打药,剪枝,一样都不省。
在我日后离家求学的日子里,那满树栀子花以及满园的花香,还有母亲带着栀子花的发髻,都成了我对家的念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在县城读高中。那是一段封闭,压力无处不在,生活有些昏暗的日子,整个学年只有放寒暑假时才会离开校园看到阳光的照射。四季的变化在我因着高考而焦虑的心中已没有了感知,唯有想象中的栀子花盛开在梦里,花香萦绕心头。
高中二年级的一天中午,疲惫的我正趴在课桌上小憩,半梦半醒之间,似乎有人在呼唤我的小名,抬起头来,不知道是在做梦还是真的有人在唤我,我不能确定,但还是条件反射般冲出教室,从五楼向下望去,竟然看到父亲和母亲正焦急地站在教学楼下空地上喊我。我急忙冲下楼去,只见母亲提着一个鼓囊囊的蛇皮袋,父亲手中端着一个大大的洋铁皮饭盒。“伊、爷,你们怎么来了?”(伊,是湖北鄂州市汀祖镇方言对母亲的称呼,爷,是对父亲的称呼)我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已是满头大汗的父亲和母亲看到我,一脸的欣喜和心疼。母亲说:“你好久没回家了,家里的栀子花开了,你爷说要给你把花送一些来,免得错过了这一季,今年你就戴不上栀子花了。还有,端午节了,我做了一些咸鸭蛋,顺便带一些来,你也可以尝尝”。我把父亲和母亲带到寝室,母亲把蛇皮袋打开,满满的一袋栀子花。母亲让我拿来几个大瓷盆,装上水,再一朵一朵地把带着绿色枝叶的栀子花摆满瓷盆,然后摆放在窗台上。容着四十多人的寝室,平日里拥挤而沉闷,因了栀子花的到来,瞬间弥漫了馨香,有了生气。上课时间快到了,父亲和母亲稍作停留就要离开,临走,吩咐我把咸鸭蛋分一些给不能回家的同学们。这几瓷盆的栀子花以及端午节的咸鸭蛋后来成了同学们每有聚会都会忆起的温馨场景,仿佛栀子花的纯白与馨香仍在眼前!
对栀子花的喜爱从儿时延续至今,栀子花开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期待。每到花开的季节,父亲和母亲总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家里的栀子花又开了好多。而我也会回家去,摘上一些带回城里,办公室、家,到处都是栀子花的世界,处处弥漫着栀子花的香味。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快一年了,没有了父亲的母亲,日渐沉默与衰弱,终于在这栀子花开的时节,还没有来得及戴上今年的第一朵花就住进了医院的病房。在去看护母亲的路上,我买了几把捆成一束一束的栀子花,摆放在母亲病床旁的床头柜上,母亲终是露出了疲惫的笑容:“你爷在那边应该也会栽一棵栀子花树吧!”“肯定会的,只要您还戴栀子花,爷就不会忘呢!”我说。
如今,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儿子也喜欢在栀子花开时,在老师的讲台上插上一束新鲜的栀子花,或者在放学的路上买上一些,带给他热爱栀子花的妈妈!
此刻,馨香萦绕,我想告诉父亲,栀子花开了!
写于2017年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