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得福学盟
致力于为中国年轻父母传播华德福教育理念,将更多有价值的教育故事分享给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佑子爸爸育儿  ·  经常被吼的孩子,智商可能发生惊人变化 ·  昨天  
佑子爸爸育儿  ·  经常被吼的孩子,智商可能发生惊人变化 ·  昨天  
港天港地港人才  ·  移港的尽头是教育,父母开心孩子开挂! ·  2 天前  
魅力儀徵  ·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公告 ·  2 天前  
魅力儀徵  ·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公告 ·  2 天前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20 ... ·  2 天前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20 ... ·  2 天前  
FM1031济南交通广播  ·  山东大学停招土木工程等27个本科专业,撤销书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得福学盟

公安大学李玫瑾:我用40年上千例罪案,回溯亲子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华得福学盟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12-23 15:59

正文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同时也担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副会长。作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她的神奇故事在公安大学学生中流传,课上往往座无虚席。


在学生们看来, 她不止是个教授。

上世纪末,监控还没有普及,面对一个怎么也不肯说话、无法定案的嫌疑人,她翻阅案卷后开始自说自话,言语中谈及嫌疑人少年时的各种情况。


当她说到凶手坐在家里每天往外都看到某一个女人走过的场景,嫌疑人立刻问:“你怎么知道的?!”


她经常作客于今日说法等媒体,在马加爵、药家鑫案中的评论也频频出圈。立足于 40年研究基础,她一直致力于揭示:社会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


以下,就是李玫瑾教授从屡上报端的罪案中,总结出的关键观点: 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滞后反应,因此,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


01

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教育

01

我们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 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 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在乳儿期,孩子建立情感依恋和情感联系,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问我: 我现在的工作特别好,挣的钱也很稳定,但是我的孩子呢还很小,他说李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说挣钱啊,你挣多少年都是挣, 孩子呢,就那几年关键期,过了这几年就是一生的问题, 你自己来权衡孰大孰小。


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家庭中是不是要有成员的分工?孩子早年都妈妈管,那爸爸干什么呢?


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的观点: 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是全力以赴来照顾他, 做爸爸的可以偶尔拍拍嗝,或者 抱一会儿,哄一下。


但是 爸爸们要做到、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六岁之前, 当着孩子的面好好爱妈妈 ——也就说不要两个人都集中对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是家庭的重点, 你们都要照顾我,形成自我中心。


妈妈照顾我的时候,爸爸照顾妈妈, 然后妈妈还要告诉孩子,咱们也要帮爸爸,所以家里应该形成链接的一个关系, 而不是形成一个中心的关系。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知道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情感会发展:


他先是找准一个人,当情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一家人,也就是奶奶啊、爷爷啊、姑姑啊、叔叔啊这些人,产生以亲族为联结的 亲情


当他产生亲情之后,会走出家门,很快跟小朋友融在一起,把身边的小朋友发展起来,就是从同伴儿、伙伴儿到他的朋友,这个过程一直从小学到中学,建立起 友情 ——这时候的友情往往是一生中最稳固的,因为他对朋友的情感依恋恰好到了这个高峰的程度。


当他同伴发展好的时候,就到了性发育,12岁青春期的时候,先是同性发展,然后就是异性。再晚些时候,他 恋爱 了,恋爱的时候就又变成一对一的情感关系了。


当他一对一的情感稳定,就要组建 家庭 ,这个家庭一形成,他就会有孩子,于是这个阶段的一个人,他的情感到达什么程度呢?


有上下关系叫父母跟我,有横向关系叫朋友和爱人,然后还有向下的关系叫父母和孩子,所以这个人的情感已经是立体的了,处于我们常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


所以我们说的“成熟”是什么意思呢?他对人生的几种感受都有了。


为人父母的时候,才知道父母不容易,当你这个 有爱的关系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责任和约束


02

人的心理有发展顺序

02

在我参阅过的许多案件中,呈现的首要问题就是 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 ,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

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


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问题是身边成年人造就的。


很多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我记得最早有一次在全国家庭教育会上,当时有个领导说,怎么能这样说呢?我说对不起,你让我说,我就要这样说,而且要说到所有的地方。


抚养人对被抚养者,首先你有他生命的决定权,第二你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利,第三你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你决定的,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身边大人的问题。

我又用了另外一段话, 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我经常遇到一些案件,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李老师怎么样来教育这些孩子们?”我说你错了,现在不是教育孩子们,而是教育身边的大人。


有一个老总,咱们国内品牌的一个老总,通过《今日说法》的记者找到我说,“李老师,我这儿子老偷钱,我想领他来见见你。”我跟他电话里讲,你儿子不用来,你来就行。


什么意思?问题在你的身上,不在孩子的身上。


03

停下来,或许孩子还有救

03

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

在珠海曾经有一个父亲很有本事,通过几年打拼,存了家财百万。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已经长大,逃学,惹是生非。


最后怎么办呢?父亲开始管,但根本管不了。


这时候他听说湖北有个专家叫何华彪,曾经把一个网瘾孩子给治好了,于是马上领着孩子到那儿去,啪,10万块钱拍出来,这孩子交给你了,你负责把他教育好。


这个父亲的行为当时被报道出来,我看到后还写了一篇博客,我说,可怜的父亲应该把10万块钱当做自己的工资,你把所有的事停下来,你这儿子没准还有救,你得亲自陪他,不能把他交给别人。

概括三句话:


第一,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陪伴孩子的时间。


第二,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


从小事做起,比如6岁的孩子扫地,收拾屋子,10岁的孩子洗菜、摘菜。现在有多少家庭让孩子做这个?没了。你就好好学习,别的你都不用管了。结果发现他学好了,却变成了一个自私鬼。


第三,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带孩子。


04

没有人性的教育杀人不眨眼

04

家庭教育的理念, 人性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大家肯定会说,什么叫人性?人性这词太大,太复杂。 其实我讲人性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情感,是人性中最基础的。

马加爵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真的很感慨,真的为他惋惜。他极其聪明,悟性很好。在逃亡期间,他在海边录了一些话,其中有一段是讲给大姐的。


他说大姐你一直这么关心我,但我从来不跟你说太多,不愿跟你说真心话,我这人就这点不好,心里想的总不说出来,但现在我告诉你,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那就是人活着究竟为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在于人生有真情,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我知道我错了。


马加爵的话让我感慨什么?想想人这一辈子,首先生命是有爱才有的。

你长大的每一天,有多少人给你提供支撑?你吃的,用的都是爸妈做的吗?不是,那是全社会很多人努力才有的,是一个社会支撑的。整个社会的支撑就是一份情。


人的一生没有情的话,不就成为一个纯吃纯拉的动物吗?马加爵这番话,是到了绝境体会到的领悟。


二战后有位中学校长,侥幸从集中营里逃了出来,他给所有老师写了一封信,说我亲眼见到了人类不应该见到的事情,毒气室由专业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生大学生枪杀焚烧,看到这些令我怀疑教育是为了什么?


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05

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

05

性格这个东西,现在越来越被忽略。


所有家长一问我问题就是我这孩子学习分数怎么样,我孩子上什么学校怎么怎么样,同事之间只要谁家孩子高考,就问考上没有?考哪个学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