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个跨国公司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该公司的中国区到底有多少种报表,最后的结果吓到了所有人——总共有一千多种。
读者里也有很多
“表哥”、“表姐”
,
每天的工作就是进行各种统计和汇报,对他们来说,这个数字可能一点都不意外。
小小一个公司,就有日报、周报、月报、季报,渠道表、客户表、业绩表,还有市场报、运营报、产品报等各种报表
。
在中国,报表文化大概是最逃不开的一件事。
然而,这些报表真的有价值吗?
往好听点说,他们是数据反馈、是商业动向,而实际上,就是利用一堆
固定的模板、格式
,把数字填进去。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机械性工作中,“表哥”、“表姐”的青春就这么消耗掉了,没有完整的项目经验,不知道每一个数据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可以说根本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没有空间去提升
。
如果上招聘网站看一下,会发现现在已经没有单一要求Excel技能的工种,取而代之的是
数值策划、数据产品经理、经营分析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
特别是数据分析师岗位基本成了大厂的标配,薪资也水涨船高,普遍在30k以上。
在做数据相关工作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急需能力上的提升,或者实战案例缺乏,想进大厂、拿高薪的,可以看一下拉勾教育推出的这个
《数据分析实战训练营》。
课程基于企业最急需的招聘需求定制,全部是实操课,还能保你内推进大公司,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
接着说回“报表文化”。
当“表哥、表姐”再去找工作,会发现自己在
业务上
,不能提供数据报告、分析建议,
技术上
,不会搭建数据模型、构建算法。
高不成低不就。
说是有几年经验,但基本都是事务性、重复性工作。当别的候选人SQL、Python、建模算法样样精通,独立操盘项目一个接一个,自然没有优势。
我并不是技术狂人,我也一直认为——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技术升级不是为了取代人工,而是为了解放人力、提高效能。
手机摄影普及,淘汰了卡片机,但摄影师一样吃香,因为专业的构图和审美不可替代。
Excel出现,取代了计算器,但不妨碍会计凭借专业的财务知识和商务能力脱颖而出。
各种数据分析工具也是一样,本意也是通过技术的革新,让从业者从繁琐的机械工作中脱离出来,
花更多时间用在设计应用和解决方案上,让数据的价值真正实现出来。
在知乎上有个回答非常好:Excel只是一个工具,一种技能,它可以是个锅,但真正做什么岗位,还是要看你往锅里装什么东西。
换句话说,你的核心竞争力,不该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能力。
重点说一下数据分析这个领域
,我认为,不论是做
产品、运营、财会,以及各种商业分析
等,只要和数字打交道的岗位,都需要数据分析能力。
这两年各行各业都在提一个概念,叫数据驱动产品,数据指导业务。
就是因为凭经验、感觉做出的决策,有很大的盲目性,但通过收集数据反馈,搭建数据模型,就能更加精准的找到最好的业务方向,也能及时发现异常、调整业务。
所以非常推荐只要工作中涉及到数据的分析的,如产品、运营、财会等,以及有志于成为优秀的数据分析师的,
都来学一下这个技能
。
拉勾可能是市面上最了解企业需求的公司了,他们结合企业最急切、最普遍的需求,推出了《数据分析实战训练营》,全部基于大厂实战案例,不怕学了用不上。
课程全部让你上手实操,毫不夸张的说,学完相当于一个5年的数据分析师的水平,对标阿里P7。
为啥推荐拉勾,我给大家画个图就明白了,拉勾教育的内推都基于企业真实需求,是唯一敢保就业的课程。
这门训练营包含 10 个阶段,带你吃透数据分析的 9 大能力。
下面是课程大纲,从工具到方法,从方法到实战,让你成为一个依靠数据指导业务的高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