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社区团购,绝大多数人,他们只知道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是团购,部分人知道兴盛优选、远方好物、快团团是团购
我认为这些都是对这个行业处于比较初级的认知
观点,社区团购,
目前是有四大模型,
第一个模型就是有独立商城的(APP、小程序),比方说像郑州的量子美食、美团优选、他们是在商城里头卖货的,它们的特征就是平台,平台主导团长配它卖货,平台型团购都不是无名之辈,背后都有资本大佬撑腰!
类似河南很多大型社区团购平台,背后可能都是好几十年的B2B生鲜配送公司,年销售额都是好几十个亿的
别人都担心供应链和SKU,人家不担心,动不动就是上万的SKU。
它的模型本是一个商城平台模型,是用APP或者用小程序来承载用户买单场景
第二个模型,叫做社区团批,团批是干嘛的?
团批是给团长供货的,有的团长是不做美团优选、多多买菜、远方好物的,
那这些团长的货从哪儿来?
特别是在很多省会城市,这些团长的货不是来自于批发市场,团长也不会去批发市场进货的,
他们就来自于团批
团批
也仅仅在一二线城市比较发达,下沉市场几乎是没有
团批
的,因为下沉市场没有成熟的土壤,几乎没有,或者说它不够强,现在河南、山东等北方城市,每个城市像团批商至少在300家左右
团批是什么概念?团批就是团长他们占据非常大的主导作用,你工厂源头的货品,每天至少有300个团长可以选他,这样,平台就弱化成了一个供应链,
所以我们认为逐渐的这些团批成了一个品类供应商,成了供应链,再具体点儿,可能成为了一个专门供产地水果的一个供应商,或者产地直采的一个品类的一个供应商。(溯源好物)
团批他的货是不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的,消费者也不能直接买他们的货,他的货基本上全是卖给了团长,团长再卖给消费者(不能直接触达c端),
这类场景,一般有自己的订货小程序来管理自己下游的订货商(类似易订货、观麦等等)
第三个模型:
社区团店的模型。
这个模型其实是一个
连锁店模型
这里我们会发现,多多买菜,美团优选,远方好物等,完全就是平台是老大团长,要严格的去配合他
而在团批时代,就是团长完全占据主导作用,但是弱化了平台,弱化了供应链,
平台逐渐就成了一个供应链
,它对团长是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这种强捆绑的这种作用
根据市场的反馈,很多老司机都
发现前面
两者都不是一个最好的形式,门槛太高了,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形式?
就是平台卖的多,团长卖的多,当美tuan优选、多多mai菜的线下自提点团长大概一天只能卖100多块钱的时候,你做团批老板下面的团长,一天就是500到1000的收入,但你如果做社区团购的团店老板,按照河南、山东某些线下店的数据的话,每年是有100万左右的销售额,那相当于团店每天都销售额就有2-3000块钱了。
所以说我们认为这叫社区团店这个事情有搞头(尤其是中小商家)
前面两个模型门槛太高了,单就第二个模型,你想做团批老板,你每年花在全国各地找溯源产品的差旅费,可能都上百万了。
要不断选品,然后从全国各地带回他所做的城市,批发给当地团长,这个事情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为什么社区团店特别火?
原因就是我们看到了原来社区团购还可以这么干,其实非常简单,当我们把控不了供应链的时候,
我们能不能加强我们的流量?
我们想赚钱,其实就这2点,第一个就是你有足够大的流量,第二你有合适的供应链,但供应链我们自己是说了不算的,
我们能说了算的,
就是获取流量的形式
,所以类似小许到家、华夏特产、给这个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推动作用,这些线下店装修都特别简单,搞几个二手货架就可以开门
而他们上人多方式也不错,就是通过送鸡蛋、送鞋子、拉人进本地团购群来进行团购消费,一般能达到2000人,是一个店能活下来的基本指标,
只要你社区团店能到2000人,基本上年净收入是超过20万的。
拉到团购群之后,团长会通过群接龙、快团团来承接下单需求,隔日再把商品送到门店自提
当然第三个模式有个问题,就是长期的粘性比较难以维护,消费者也容易被其他团购群吸引走注意力,做长期铁杆粉丝的维护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