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展开战略之前,想跟大家讲一下战略在企业当中起到什么作用。
同样,因为人的思维基本上是三维的,超过三维大概就思维不了,从三个角度切入。一个好的企业长远到底要什么?基业常青的企业需要什么?Mission还是Vision?
Mission是大家熟悉的使命,我自己的体会是,一个真正好的企业一定有超越金钱之上的追求,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绝对不是万能的,
对于一个好的企业来说,一个真正的企业要想招到真正的人才,要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话,肯定要给大家自我成就感,一种超出小我的大追求。
为什么要有使命感?本质上是解决跨位。什么叫组织?组织是一群人走到一起,完成任何一个单个人不能完成的任务,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样的目的走到一起,这是企业存在的终极目标。
Vision,很多人翻译为愿景,但愿景带着太多的个人意愿,我一般把它翻成远见,
就是看未来的能力,对未来的预测、把握。
战略最重要的两个要求
,一个是前瞻性,一个是差异化。
前瞻性从何而来?就是
站得高、看得远
。前瞻性的源头在于你对未来与众不同的判断,你
比别人能够更早、更快、更清晰地看到未来可能展现出来的状态。
Mission解决的是人的问题,Vision解决的是事的问题,但是人和事怎么融在一起?怎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其实这就是组织。
组织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正确的人、正确的事、正确的方法怎么有机融合在一起。
把人和事融合在一起的,就是执行力的核心。其实Who和What结合在一起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志同道合”,只有志同道合才有团队的可能性。方向不一样,方法不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志同道合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成就一个好的团队。
战略的思考,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什么叫战略思考;第二战略包括什么基本内容;第三是跟大家交流战略执行的心得体会。
一、前瞻与知止
第一,战略是素质和思考能力。
战略思考,我自己觉得战略思考其实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其实只要是进入基层管理层的人,都要慢慢培养战略思考的能力。
如果到了总监层面没有战略思考的能力,这个企业的执行力会大打折扣的,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承上启下,没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就没有办法接住上面往下传的想法,也没有把下面的信息跟一线的很多情况进行提炼,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往上传递。
第二、战略思考当中最核心的是远见。
Vision的能力,因为是前瞻性最重要的基础。
我们经常讲企业家最难的是什么?
“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
而这两个的前提都是有定、有安,有这两个才能有虑,因为心安才能理得。这是我讲的战略第一步,其实看得越清楚,才越不为外界所惑,越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
我们讲总裁的关键在裁,裁者决也,能做判断、能做决定,不管决定面临多大的不确定性,总要摁按钮。
这是我跟大家讲的战略思考的第一个核心,知止、产业终极判断、前瞻性,这是战略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二、取势与取实
大家最熟悉的,你到底是取势还是取实?是落地为安还是能够构建一个大格局。战略很有意思的一点,
永远是一个动态平衡,你一直寻找动态平衡。
战略到了最后就是动态的平衡,找的就是一个度
。所以,企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度”是一个动态平衡,“度”当中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节奏。
取势和取实是平衡的,从电风扇走到家电自然有动态能力延伸过去,但是从家电跨到汽车,特别是由于当时产业快速变化的环境,这一步确实跨不过去。
三、如何破局
大家都想达到终点,而起点在那里,大家对未来有一个相对朦胧但是大方向比较清楚的情况下,
第一圈的点是最关键的。
马云跟我聊天的时候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有了一张战略图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个地方是一刀捅进去就会流血的,闻到血腥味大家自然会冲上来,这张皮一定能被撕开,如果4、5个点都是拿小钉子敲,敲了3年下来没有一个点是敲破的,所有人都崩溃了。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一个点切入,把它做深做透,彻底的把这个桩打进去。
“眼高手低”,我是把它当作褒义词用的,立意一定要高,入手一定要低,这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结合。立意不高就没有格局,没有势成不了大器,入手不低你不可能有突破、有积累,都是虚的、空的。
- END -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