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专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产品技术,深度解读行业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开东  ·  一钩足以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大S徐熙媛病逝,终年48岁 ·  4 天前  
陕西交通广播  ·  台媒报道:大S去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国产消融龙头,赴美上市!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 2024-09-10 18:14

正文


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9月6日,Baird Medical百德医疗与境外特殊目的收购公司ExcelFin Acquisition Corp.业务合并获得了美国SEC批准,获得了对F-4申请文件正式生效,并发布了注册生效的声明。百德医疗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收购公司ExcelFin Acquisition Corp.的合并,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百德医疗还宣布ExcelFin已安排股东特别会议在2024年9月26日召开,会议之后,预计获得ExcelFin股东的批准,合并将很快完成。


百德医疗成立于2012年,是集肿瘤微创产品研发 、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用于肿瘤微创治疗的微波消融医疗器械的开发商及提供商之一,为中国首家专门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专有微波消融医疗器械并成功注册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公司。


与传统方法相比,百德医疗利用最新的一种微创的、基于热能的消融技术,以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肿瘤和其他类的疾病。该公司的方法免去了手术的需要,从而减轻了大多数患者的相关并发症、风险和疤痕。

0 1
港股上市前夕被叫停
拟借SPAC纳斯达克上市

提到百德医疗赴美上市,就不得不提他的曲折的弃港赴美上市之路。


百德医疗曾于2022年9月15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原定于10月5日在香港主板上市,当时募资总额约为3.47亿港元,联席保荐人为中银国际与中泰国际。


临上市的前夕,就在2022年10月3日,公司公告称,为响应监管机构的查询,经征询联席全球协调人后决定延迟发售、推迟IPO,而10月3日的暗盘交易也被视为作废。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管政策原因,另一方面,百德医疗IPO的推迟或与其招股阶段的冷遇相关。


在当时港股生物医药市场持续低迷,百德医疗在港股上市并未遇到最好的窗口期。在招股阶段,投资者认购情绪并不高。百德医疗的股份10%为公开发售,90%为国际配售。然而,公司的公告显示,公开配售股份占比高达18.18%,相反国际配售占比只有81.82%,这意味着,百德医疗国际配售不足。


于是,从2023年6月6日起,百德医疗开始了赴美SPAC合并上市之路。


2023年6月6日,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425;


2023年8月21日,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了F-4


2023年9月8日,向中国证监会CSRC提交了备案申请;


2023年9月22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CSRC的反馈意见;


就在2023年11月底,百德医疗宣布,其子公司百德(苏州)医疗有限公司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510k 批准,开始销售其微波消融系统和一次性产品组合微波消融针在美国作为监管 II 类设备。


2024年1月2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CSRC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2024年9月6日,获得了美国证监会SEC合并上市文件正式生效通知;


2024年9月6日,发出SPAC上市合并的正式通知。


百德医疗从2023年6月26日提交草案开始,到2024年9月6日完成增发,全流程花费的时间是438天,约为14.6个月。

0 2
弃港赴美,
通过SPAC成为新趋势

2024年7月,在生物医药领域,1家公司采取IPO形式上市,3家公司SPAC合并上市,3家公司反向并购上市。


在2022年中企赴美上市一度遇冷,由于2021年7月,中美双方相继推出新规,加强对赴美上市企业的审计监管,此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中概股上市荒的局面。但赴美上市趋势在2023年重燃热潮。可见,虽然备案制度的出台和实施让境外上市减速,但是市场正在积极消化和适应新政,赴美上市的企业数量并没因此减少,后续美股上市热潮将再起。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生物科技公司越来越多选择放弃香港的资本市场,通过IPO或SPAC去赴美上市。特别是纳斯达克对于生物科技公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对于企业的估值水平和投资热情都非常高,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相比传统IPO,SPAC上市的时间线较短,意味着企业能更快地获取资本。此外,SPAC募资额可以在合并前通过私募轮次增加,使企业能获得更多资金。长期来看,这有利于收购其他公司、研发新产品或扩大市场份额。

0 3
新“国九条”出台,
医疗板块A股上市不容乐观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共分9部分,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这也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又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2004年与2014年的“国九条”都在股市处于低迷期间发布,并且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发展有着引领性作用,A股市场也均进入牛市。新“国九条”的出台,有助于资本市场整肃乱象,重塑价值,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上市公司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资金结构更合理,基础制度更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更有效,专业服务更优质。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这也导致了A股上市艰难局面。


本文为转载,所有 观点均属原平台 (医疗器械创新网),医疗器械商 业评 论对文章中所有观点保持中立,仅做分享交流。

*广告

▼更多好书推荐▼


为了不错过每一篇内容,大家记得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