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慎说新语
时事观察、社会纵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世界首艘!来了! ·  2 天前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努力前程 ·  3 天前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努力前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慎说新语

蔡慎坤:“台湾旅行法”生效意味着什么?

慎说新语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3-17 09:38

正文

逆转

“台湾旅行法”生效意味着中美关系将发生逆转,台海局势也会更加紧张,此前舆论传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会签署也不敢签署这个法案的判断,完全是低估了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的个人意志。主流媒体一直宣称随着朝鲜半岛危机化解,美国也会放弃对台湾的支持,台湾回归祖国指日可待的论调,看来也会烟消云散。

文/蔡慎坤


3月16日夜间,从美国传来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签署了违背一中原则的“台湾旅行法”,并且宣布于当地时间3月16日起正式“生效”。按照美国法律,法律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美国政府对外签署的任何协议,即“台湾旅行法”的法律地位要远远高于1972年中国政府与尼克松政府、1978年与卡特政府、1982年与里根政府签定的中美关系三个联合公报。


“台湾旅行法”生效意味着中美关系将发生逆转,台海局势也会更加紧张,此前舆论传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会签署也不敢签署这个法案的判断,完全是低估了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的个人意志。主流媒体一直宣称随着朝鲜半岛危机化解,美国也会放弃对台湾的支持,台湾回归祖国指日可待的论调,看来也会烟消云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此前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认为,如果该法案最终获得参议院通过和美国总统签署生效,就等于美台恢复官方关系,意味着中美建交的政治基础就不存在了!这将给中美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签署法案,中美之间必然会发生对抗,甚至导致中美断交。贾庆国预判,该法案最终通过的可能性不大,对台海形势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此前也对此作出回应,称这个法案严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慎重处理台湾问题,不要与台湾进行任何官方往来和接触,不得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的信号,希望美国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中美关系大局以及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此前已针对“台湾旅行法”相关议题回应表示:该议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如获通过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造成严重干扰。“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敦促美方信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停止审议有关议案,妥善处理涉台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和台海局势稳定。”。


国民党前“立委”孙大千曾分析认为,“台湾旅行法”若生效恐将对“美中台三角关系”造成的多重影响。首先,蔡英文必然将会承受来自大陆巨大的压力;其次,美国形同对中国摊牌,表明将把台湾紧紧地绑在同一辆战车上面;第三,北京被迫对此“重踩红线”的行为做出具体响应;第四,台湾将被迫放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存在于台海的“创造性模糊”的保护伞。

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此前也公开表态:如果美国把军舰派去台湾,北京就会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李克新重申,两岸关系“没美国什么事,不要靠任何国家来调停”。李克新还对台湾民众喊话:“统一会让你们生活更好,会让你们的小确幸变成大确幸。”


中国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邓聿文曾撰文指出,由于两岸人心越拉越远,而且台湾统派力量日益趋弱,加上大陆主张武统的声音开始超越和统,他判断北京“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和统打算”。他更大胆预测,2020年将是北京武统台湾的合适时机,因为那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即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这为大陆提供了武统动力。

《环球时报》此前发表社评认为,“台湾旅行法”形同“摧毁台湾法”,一旦最终通过,将无疑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根本性改变。大陆届时肯定会采取行动,让“高层互访”的台美都付出代价。由于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将因此动摇,中国的对美外交报复将会是全面的,这将大大增加美国处理世界很多问题的成本,让华盛顿深刻了解台湾问题为何“碰不得”。


“台湾旅行法”在高压声中悄然通过并且高调生效,也意味着特朗普不畏惧发生对抗和冲突,在朝美首脑单独会晤之前,美国一系列贸易制裁举措指向中国,正如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解释为何钢、铝关税针对中国时,说全球钢铁过剩就是中国造成的,中国每年出口1亿吨钢,中国国内还过剩1亿多吨。说中国人贸易谈判不诚实,以往中国总是骗美国,让美国把惩罚性钢铁进口具体到产品规格,比如规定0.2毫米钢板加税,但是,中国人就生产0.19毫米的出口。现在看来,不讲政治的特朗普比讲政治的希拉里难对付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