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灭蜀功高而被污谋反,招至灭族的邓艾。
《世说新语·言语》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初被司马懿召为属官,伐蜀有功,封关内侯,后任镇西将军,又封邓侯。
艾艾,是古代和别人说话时,多自称名。
邓艾因为口吃,自称时就会连说“艾艾”。
凤兮凤兮,语出《论语·微子》,说是楚国的接舆走过孔子身旁的时候唱道:“凤兮风兮,何德之衰..”
意思是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这么衰微,这里以凤比喻孔子。
邓艾引用来说明,虽然连说”凤兮凤兮”,只是指一只凤,自己说“艾艾”,也只是一个艾罢了。
【译文】
邓艾说话结巴,自称时常重复说“艾艾”。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依旧只是一只凤。”
看过《军师联盟》的我们都知道,邓艾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
01 古今名将出身卑微,北迁汝南后改换门庭。
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但是因为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预艾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他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
邓艾自幼丧父,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
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建安十三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
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
但他从小有大志向,决心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的两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于是自己命名为邓范,字士则。
后来,宗族中有与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
在屯田民中,有才学的人很少,邓艾凭其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相当于县学士,由此可以担任典农都尉的佐、干等下级官吏,以后如有劳绩还可能逐步升迁,这对于出身卑微的人来说。
不失为一条改换门庭的进身之路。
02 从稻草小吏到著论屯田。
但因为口吃,典农都尉认为他不适于担任重要职务,便指派他充当做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
同郡一长者见其家贫,经常资助他,而邓艾开始时没有表示感谢。
邓艾喜欢军事。
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遭别人讥笑也不介意。
当时,出身贫寒的屯田部民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邓艾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
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一次,邓艾上洛阳去呈报,有机会见到洛阳太尉司马懿。
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
遇到司马懿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
正始初,司马懿奉旨准备在东南一带进行屯田,积储军粮,对付吴国,因此就派邓艾前往视察。
邓艾从陈县、项县一直巡视到寿春。
经过考察,邓艾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
第一,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疏通漕运;
第二,在淮北、淮南实行大规模的军屯。
他认为:“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
于是,便著《济河论》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邓艾还认为:“从前平定黄巾之乱,为此而屯兵开田。在许都积蓄了许多粮食,目的在于控制天下。而今三面已平定,但淮河以南还有战事,每当大军南征,仅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去一半,耗资很大,劳役繁重。陈、蔡之间,土地肥沃,可以减省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东下。而今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有四万人,边种田边戍守。风调雨顺时,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的费用,每年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河上游积蓄三千万斛粮食。这些粮食够十万军民吃上五年。凭着这些积蓄进攻东吴,可无往而不胜啊!”
司马懿看后,非常满意,采纳并实施了。
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起,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
北以淮水为界,自钟离以南,横石以西,至沘水源头之间的四百多里范围的土地上,五里设置一个军屯营。
每营六十人,一面屯田,一面戍卫。同时,淮阳、百尺两条河渠也拓宽了,从黄河引水注入淮水和颍水,颍南、颍北修成了许多陂田。
淮水流域挖掘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二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
几年之后,从京都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出现了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
从此,淮水流域的水利和军屯建设得到飞速的发展,魏国在东南的防御力量也大大加强。
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
军资粮食有储备,又没有水害。
邓艾之功,初见端倪。
曹魏政权能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特别是后期,邓艾的许多政治主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始四年,邓艾出任参征西军事,转任南安太守。
03 父子遇害,祸及洛阳。
邓艾被污谋反,主谋为灭蜀大军副帅钟会,另一个是监军卫瓘。
当邓艾率先突进成都,接受蜀汉后主刘禅的投降之后,钟会、卫瓘等人非常着急,之前,两人都主张步步推进,唯独邓艾坚持从山路绕道成都后方,现在蜀汉已灭,邓艾一人独享大功,这是两人都不能接受的。
于是,两人刻意搜罗邓艾的罪证,希望一举扳倒邓艾。
蜀汉后主刘禅在投降的时候,提出了不少条件。
当时,姜维还率领十多万兵马驻守边地,为了快速安定蜀汉,在没有请示司马昭的情况下,邓艾就自作主张,以皇帝的命令和刘禅签署了协定,并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