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其实文中所提到的,因战败而切腹的源为朝可能并非“切腹第一人”。公元989年,京都大户人家藤原氏中出了一个名为藤原义的流氓后人。此人白日里一股贵族作风,到晚上却凭着一身武力处处为非作歹。是日深夜,藤原义作恶结束回到家中,殊不知院外已有官兵守候。而当官兵展开行动的时候,发现院门大开,屋内灯火通明。藤原义坦胸露腹端坐于堂中,正悠闲的吹着一只箫,膝上却横着一柄蹭脸的太刀。
一曲作罢,官员依然很懵逼,不敢贸然进前。藤原义拿起太刀,在官员最紧张的一刹那手握太刀刺入自己的左腹并一字划开,用刀尖挑出自己的内脏扔向官员,倒地而亡。
另外,强烈推荐小林正树的电影《切腹》,你不仅可以领略到整个切腹的仪式,也能够真正认识到小林作为导演的深厚功力(编剧那可是桥本忍啊!)。当然,还有我最爱的仲代达矢……
《切腹》海报(1962)
文/
Joel Stice
译/
阙正丽
校对/
果然多多
原文/all-that-is-interesting.com/seppuku
本文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由
阙正丽
在利维坦发布
武士道精神(Bushido code)把荣誉视为高于一切。为了避免沦为俘虏,或遭受侮辱武士精神的罪罚,武士会选择切腹自杀。
这幅插画中的一位武士正准备切腹自杀,1850年。图源:维基共享
日本武士流传下来的这种切腹传统是一种可怕又痛苦的死亡方式。切腹是一个高度形式化的仪式过程,剖腹者用短剑开膛破肚后,要么流血至死,要么就是让同伴帮忙砍首结束痛苦。
这种持续了数世纪的自杀方式在以前的日本军队中是常有的事情。直到二战期间,这种切腹自杀的传统似乎
才
得以终结。19世纪,日本被卷入现代化世界的浪潮,就如同很多旧世界的文化一样,日本武士切腹的文化也因此逐渐被淡化。
在这之前,除了和中国的商船以及偶尔与荷兰的商船有接触,日本与大多
数
国家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直到欧洲人和美国人强行打开日本的贸易市场,日本社会才发生巨大变化,开始走向现代化社会。期间,日本政府开始实行改革,武士阶级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外国人或者和外国人有商业往来的人被日本武士杀害是常有的事情。
1863年,孝明天皇(Emperor Kōmei)下令“驱逐所有外国人(西洋人)”,武士便开始举起他们的武士刀疯狂地驱赶外国人。
1868年,日本武士杀害了11名手无寸铁的法国海员,当时这些法国人正在堺港(Sakai )进行贸易。为了讨回公道,法国驻日领事莱昂·罗休(Léon Roches),坚决要求判处涉事武士以死刑。
罗休原本以为,这些武士会受到砍头或者枪毙的处决,并打算派他们的一名军官贝尔加斯·杜·珀蒂·图阿尔斯(Bergasse du Petit-Thouars)去处刑现场监督。然而,杜·珀蒂·图阿尔斯看到却是这样的情景:武士们列队走出来,一个接一个自行切腹,随后再让助手补下斩首的一刀。
图阿尔斯看到这11名武士剖腹自杀的场景之后,便决定取消对剩余9名武士的处决。
这起事件让驻日外交官们明白了一点,那就是,
对武士而言,切腹的惩罚并不能阻止他们杀害外国人。
所以外交官们拟出了一项法令,法令规定,杀害外国人的武士将会被剥去武士的头衔并受到相应的惩罚。也就是说,不允许武士们用他们心中光荣的切腹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切腹的文化在二战期间似乎又卷土重来了。因为日本的军官们宁可选择用自己的宝剑来切腹自杀,也不愿向盟军投降。但盟军占领了日本之后,便逼迫这个国家抛弃《明治宪法》(Meiji Constitution)而采用《日本国宪法》(Constitution of Japan ),日本因此迎来了又一次文化大变革
(译者注:《日本国宪法》又称战后宪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占领时期撰写的,打算以自由民主的模式取代日本前身的帝国制度)
。
根据宪法,天皇只是国家名义上的主人,而实权则由议会政府掌控。由此,20世纪下半叶以来,切腹自杀这一传统在日本再无立足之地。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真实切腹自杀,是在1156年的保元之乱(注:保元之乱是一场1156年7月发生于日本的内战,对阵双方为后白河天皇和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等。保元之乱的双方均借助武士的力量作战,标志着武士阶层走上日本政治舞台,成为日本武家政治的开端)。据说,在此次战争中有一位名为源为朝(Minamoto no Tametomo)的武士,他因为战败而切腹自杀。
这张彩色的图片(或许是情境再现),描绘的是一位战败的武士切腹自杀的场景。发生在1890年。
图源:维基共享
到了19世纪中期,切腹自杀的仪式随着武士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而逐渐减少了。但实际上,这种仪式经过了约100年的时间才从日本文化中逐步消失。
图片中展示的是一位武士切腹自杀的过程,脚边放着他的一首死亡诗。
约1880年。图源:盖蒂图片社
“Seppuku”的译文是“切腹”,所用到的利器通常是一把名为tanto的短刀,就是一把短匕首。
图片上是已被拔出的古式短刀和小版的短剑。图源:英国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网
所有与切腹相关的东西都已经提到过了,那么要把这把短刀插进肠子里,具体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要将这把刀从肚子的左边插进去,从左往右横切一刀,到了最右边再向上切一刀。
这幅歌舞伎表演图描绘的是,一位武士在被全副武装的士兵追捕时进行切腹自杀。时间是在1856年。图源:维基共享
在17世纪之前,这种切腹自杀仪式还不是很正式,剖腹者慢慢流血至死,这一过程极其痛苦。
大概到了1700年,剖腹者才有“介错人”(kaishakunin)或者也叫“补刀人”(second)协助。在武士切腹完毕并将短剑放回剑鞘中之后,介错人会补上致命的一刀,用一把剑将武士的头砍下。图源:维基共享
介错人不会把剖腹者的头完全斩断,而是会让头和脖子在喉部仍有一丝牵连。如果介错人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名声受损。
图中介错人焦虑不安的神情或许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这还不够完美的表现感到尴尬。图源:美国国会图书馆
后来,切腹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人们有时候会用切腹的方式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
这种切腹叫作“谏死”(kanshi)。武士进行切腹之后会迅速包扎好伤口,等跑到主君面前说出了心中的不满之后才会解开致命的伤口。1895年。图源:维基共享
猪熊功(Isao Inokuma)(左二)曾在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男子重量级柔道比赛中为日本赢得了一枚金牌。而他是已知的最后一位切腹自杀的人。2001年,他所在的公司财政损失巨大。作为公司执行总裁,他选择了剖腹自杀。图源:Mario De Biassi/维基共享
无独有偶,在
猪熊功
剖腹自杀的三十年前,日本小说家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在东京军事基地煽动政变,试图恢复天皇的权力,结果政变失败的他剖腹自杀。(图片摄于1970年11月25日)图源:贝德曼图片资料馆/《投稿人》/盖蒂图片社
1970年11月25日,三岛带领五名穿制服的随从人员冲进日本陆上自卫队(Japanese Ground Self-Defense Force)的市谷军事基地(Ichigaya Station),对前来阻扰的士兵大开杀戒,并绑架了陆将为人质,占领了
陆将
的办公室。
图片中的三岛正站在阳台上向前来围观的2000名自卫队士官发表演说,“日本当前的政策极其腐败。”他大喊旧时日本军队的战时口号“天皇万岁”(皇帝万岁)来结束演讲。三岛随后从阳台退入室内,切腹自杀。图源:德曼图片资料馆/《投稿人》/盖蒂图片社
11月25日,从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益田兼利(Kanetoshi Mashita)陆将的办公室抬出一口棺材,里面装着三岛的遗体。
图源:德曼图片资料馆/《投稿人》/盖蒂图片社
切腹自杀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仪式过程,武士在进行切腹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武士自杀前都要写下死亡诗,这首诗要体现壮烈的赴死之心,但不能直接提到死亡。
这幅图描绘的是,1582年,明石义太夫将军(Akashi Gidayu)为君主打了败仗之后,准备切腹自杀。我们可以看到右上角便是他写的死亡诗。图片时间1890年。图源:维基共享
武士们的妻子有自己的自杀仪式,叫作“自害”(jigai)。这种自杀的手法非常类似于用刀切腹部。如果自己的丈夫已经切腹自尽或者即将被敌军俘虏,她们为了免遭强奸就会选择自杀。图源:维基共享
因受到惩罚而进行的切腹一般不会秘密进行,而是会选在一个寺庙的院子里,在同伴面前自尽。
自杀者在切腹前会让自己的装容得体,洗浴完毕后会穿上白色的衣服以象征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