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DA数据分析师  ·  Deepseek来袭,数据分析师会失业吗? ·  18 小时前  
大数据文摘  ·  风投式思维:哪吒2和DeepSeek背后的共 ... ·  5 天前  
数据派THU  ·  数据派志愿者招募 | 寻找最志同道合的你!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Deepseek爆火,CDA持证人如何确保不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避免销售误导,莫忽略了电话回访!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8-04-25 07:12

正文


25

04-2018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蝴蝶效应”。这个道理映射到生活中,提醒着我们莫忽略任何一件小事,也许它就能给人生带来想象不到的变化......


晓保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保险知识

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


本文字数:1500字

阅读时间:约3分钟


本期主题

晓保妈妈

前几天王阿姨买了一份保险,跟我念叨说保险公司服务还挺好,还专门进行了电话回访。

这个电话回访也是很重要的,王阿姨没有随便应付吧?

晓保爸爸

晓保妈妈

这个她倒没细说,这个很重要吗?那你讲讲,我还真不是很清楚。


避免销售误导,莫忽略了电话回访!

相对其他商品而言,保险这个“商品”需要消费者了解的基础知识较多,因此也容易在选购过程中遭遇销售误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监管部门会从多个方面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如果你还不太了解这方面内容,今天就跟着晓保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一下吧!


NO1:什么是电话回访?

保险公司对买了保险产品的客户进行电话回访是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一项规定,也是保险公司的一项客户服务工作,有严谨的流程和要求。简单来说, 电话回访环节一般是保险公司针对消费者所投保的保险产品进行一些重点解读和风险提示, 是再次督促消费者重视保险条款并强调部分保险产品风险的环节。


NO2:消费者为什么要重视电话回访?

不少消费者听到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要么就简单回答“是”或者“否”敷衍一下,要么就匆匆挂掉。其实, 这样做的话,投保人便失去一次了解所投保保险产品的机会,也有可能丧失了一次维护自己保险权益的机会 。因为, 电话回访对投保人和保险公司都是有好处的。 从投保人角度出发,电话回访的内容,都是关系到消费者切身的利益,消费者认真核对、阅读正式的保单条款,防止销售人员的误导以及投保人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如果投保人难以理解保单条款,可以及时向保险公司咨询,甚至在犹豫期内退保,将损失降到最低。


NO3:警惕“不合格”的电话回访

了解了电话回访的内容和重要性,晓保还要提醒消费者关于电话回访的另一方面内容 ,那就是——警惕虚假、不合格的电话回访。


比如,前些时间,监管部门曾发现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 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如消费者身份证号码等),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对影响投保的重要事项避而不谈。如此一来,消费者本人便没有接到公司电话回访,没有得到相关重要事项的提示(如犹豫期退保等)。


此外, 有的电话回访人员在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时,没有进行正面回复,也未将相关情况纳为问题件转保险公司进行后续处理, 这就违反了《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公司在回访中发现存在销售误导等问题的,应当自发现问题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由销售人员以外的人员予以解决。


NO4:重视销售“可回溯” 避免投保被误导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保险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要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溯”、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 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要充分重视销售过程的录音录像流程,如实反映记录购买保险的情况,一旦有争议,相关凭证将作为主要认定证据。


晓保也要再次提醒大家: 要重视保单电话回访, 不能把电话回访理解为是“走过场”,电话回访是保险公司发现保单存在销售误导的重要途径,消费者一定要认真听取回访人员问题,并在确保自己清楚后再作答。此外 ,还应认真研读相关保险条款,遇有不明白的可咨询相关销售人员或者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热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