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圈社
影响有股票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财圈社

你有华为,我也有华为!

财圈社  · 公众号  ·  · 2025-02-21 20: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我和华为合作了?”

“巧了,我也是!”

……

如果将车企拟人化,以上对话出现的概率不会低。

2月20日,华为旗下鸿蒙智行召开尊界技术发布会,鸿蒙智行 旗下最尊贵的“尊界”透露了不少黑科技,也宣告了将于5月登陆国内市场。


比起这个,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家都有华为了。近段时间,曾奉行“灵魂论”的上汽集团,传出与华为合作“尚界”的消息,华为朋友圈大概率再添一位。

截至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卖车的车企,似乎已经没有几家没和华为合作的了。自主车企方面,有赛力斯、长安、广汽、东风、奇瑞、北汽、比亚迪、江淮汽车以及待定的上汽,合资车企方面,一汽奥迪、东风日产、广汽丰田以及待定的本田烨品牌……

以上车企或搭载华为智能或应用华为智驾,还有进入鸿蒙智行阵营的,连营销一块借用。

甚至造车新势力中的小鹏汽车也有些苗头,董事长何小鹏见过华为老大任正非之后,小鹏汽车P/G系列车型产品负责人"XP-Nick"还发了条微博:2025年小鹏华为将会一起创造更多惊喜。

好像,大家都有华为了。那么问题来了,车均华为,等于没有华为?

一句“帮车企造好车” 华为朋友圈爆发式增长

“华为造车”,一个久远的话题。但“帮车企造好车”如今仍历历在目。不仅在于这是华为辟谣的话术,更因为效果。

从近期来看,1964年建厂的江淮汽车,过去60多年没造出过百万级乘用车型,自主发展时期没做到,跟大众合作时期没做到,和华为时期做到了。华为帮江淮造了辆“好(豪)车”。

从过去一段时间至今华为朋友圈成员的变化来看。

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因AITO问界系列车型大卖,在2024年一举扭亏,净利润预计55亿元至60亿元,同年,有些老牌、大型上市车企扣非利润为负;

奇瑞和华为合作的智界,虽然开局不顺,但在华为一次又一次发布,一次又一次捣鼓后,连续3个月交付破万,成为奇瑞新能源阵营中的闪亮增长点;

北汽与华为合作的 享界S9 ,虽然没有交出月交付过万的成绩,但也曾拿到过月销近2000台的成绩,考虑到其价位和纯电属性,成绩也非同一般。另外,它还将顺应鸿蒙智行阵营的习惯,开发增程车型。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也实现了“帮车企造好车”,市场表现好的车。除了鸿蒙智行下的嫡系,与华为采取不同合作模式的 阿维塔 、深蓝、岚图等同样在去年拿到了比较好的销量成绩。


而华为的朋友圈,也在此背景下疯狂增长。广汽在终止与华为合作项目后,重新启动了与华为的合作,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加深了关系,与华为合作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上汽丢弃了“灵魂论”开始和华为策划“尚界”;东风系在岚图、猛士之后,东风奕派也加入了华为朋友圈……

甚至,就连合资车企也不能避免和华为交朋友,东风日产、一汽奥迪已经锁定与华为合作,本田的烨品牌也传出了消息。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还能找到与华为没有瓜葛的车企吗?目前可能还有些,但未来大概率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去年将零部件模式和HI模式业务剥离,成立新公司“引望”。按照长安汽车早期公告的说法,这家公司的愿景是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产业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产业领导者。在华为朋友圈不断扩容的背景下,华为可能离这个愿景不远了,成为智能化时代的博世、大陆近在眼前。

车均华为,等于没有华为?

对于华为来说,立志要做供应商巨头的它,正在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目标。但对于与华为展开合作的车企,尤其是后续合作的车企,似乎正在慢慢失去一些东西,比如营销赋能功效。

在智能化领域,华为凭借先进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甚至智能车控等技术交了不少朋友,这不假。但对于车企来说,华为赋能的价值远不止技术,还有“遥遥领先”的大IP,其带来的流量,甚至消费者信心,是车企们苦苦追寻而难以得到的。


然而当“你有华为,我也有华为”的时代到来,华为赋能的特殊性也就不强了。所以行业还有一种说法,“车均华为,等于没有华为”。事实上,从近期车企的动作来看,它们也在尽力规避这种损失,比如,近期消息称,岚图引入华为IPD模式(即集成产品开发);华为与广汽合作的GH项目有一个关键词“新品牌”……

与此前的HI模式和智选互殴一样,车企们似乎也试图用更新颖的方式玩转华为IP。说到底,还是使用华为的技术,尽管深度、广度可能不同,但当大家都有华为时,“华为赋能”的含金量也就没那么高了。除此外,如何避免技术同质化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成为车企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尽管目前,华为赋能能帮车企们在智能化赛道快速前进。

在“车均华为,等于没有华为”的逻辑下,车企们又该如何维持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呢?下一个“华为”又在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