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美留学生观察
中国最大的独立留学新媒体,集杂志、网站、app于一身的国际教育新媒体平台。讲述留学生自己的故事,分享有趣而真实的留学生活,发布客观真实的留学资讯,中立、真实、有味道!官方网站:www.CollegeDaily.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申报即将截止!留学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上海,报名从速 ·  12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扒了扒快破产的英国名校,现实比想象中还残酷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留学热点速递【2025年2月18日】 ·  2 天前  
LeaderCareer  ·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8所英国大学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美留学生观察

你被应试教育扼杀求知欲?其实你可能就没啥好奇心和求知欲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公众号  · 留学  · 2025-02-16 21:39

正文

图片


“十多年的应试教育牺牲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该怎么办?”—— 这是知乎上一个引发数千讨论的热门提问。用户@冯小文824 的回答却如一盆冷水,泼向所有抱怨者:


“有没有一种可能,说被应试教育扼杀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本身其实没啥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东西都得过且过而已?”


他以侄子为例:孩子声称爱打《王者荣耀》,却连后羿的技能细节都答不上来,“喜欢”不过是消遣的借口,与真正的求知欲毫无关系。


这看似尖锐的质疑,恰恰戳中了当代教育争议的痛点: 当我们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应试教育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的个体能动性?

图片

在网络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观点: 应试教育是扼杀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罪魁祸首。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孩子们每天被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追求高分,为了应付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久而久之,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被消磨殆尽了。

这样的言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大家纷纷声讨应试教育,仿佛它是教育领域的万恶之源。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同样的问题在知乎平台上就有一个热门的提问: “十多年的应试教育牺牲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该怎么办?”

而用户@冯小文824 的回答却如一盆冷水,泼向所有抱怨者:

“有没有一种可能,说被应试教育扼杀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本身其实没啥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东西都得过且过而已?”

以侄子为例:孩子声称爱打《王者荣耀》,却连后羿的技能细节都答不上来,“喜欢”不过是消遣的借口,与真正的求知欲毫无关系。

这看似尖锐的质疑,恰恰戳中了当代教育争议的痛点: 当我们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应试教育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的个体能动性?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常把 应试教育毁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句话挂在嘴边。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比如,当面对一门新的学科, 他们第一反应不是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而是抱怨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繁多,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 在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时,也总是敷衍了事,从不主动去深入研究题目背后的原理和知识。

就拿课堂讨论来说,真正对知识充满好奇的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哪怕观点可能不成熟,但他们享受这个思维碰撞的过程。
而那些抱怨被应试教育扼杀好奇心的人,在课堂讨论中往往保持沉默,或者只是简单附和他人,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很少主动去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学术讲座或者探索一些未知的领域,对周围世界的变化和新事物缺乏应有的敏感度和兴趣。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人并非是被应试教育扼杀了好奇心,而是他们本身就存在得过且过的态度,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没有真正想要去探索知识的渴望。

那些抱怨被应试教育扼杀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 他们将学习单纯地视为获取高分、升学的手段,一旦达到了这些目标,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功利化的学习态度,才是导致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缺失的关键因素。

除了个人因素,我们还需要看到教育大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学生们无法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无疑会限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发展。
在一些农村学校,可能连基本的实验室设备都没有,学生们只能通过书本上的文字来了解科学实验,无法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和探索的过程,自然难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 剧照
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重要影响。 有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课外辅导和应试训练中,忽视了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孩子提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时,家长可能会觉得浪费时间,不予理睬,甚至批评孩子。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逐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和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天文现象感兴趣,问家长一些关于星星、宇宙的问题,家长却不耐烦地说 “这些和学习没关系,你把成绩搞好就行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对其他事物的好奇心也会被逐渐磨灭。所以,影响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应试教育。

在许多人看来,应试教育往往意味着“死记硬背”和“标准化考试”,它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似乎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应试教育并非完全与素质教育对立, 相反,它有助于培养出一些特定领域所需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恰恰是许多优秀工程师必备的能力。
首先,应试教育强调解题能力和严谨性,这与优秀工程师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工程师的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创新和思维的跳跃,更在于细致的推理与精确的计算。应试教育培养的“认真”和“准确”便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素质。无论是在高考数学题中,还是在编程或电路设计中,严谨的推理和解决问题时不容出错的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应试教育的环境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题目,提升了学生的快速反应和压力管理能力。 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在高压环境下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而在应试教育中培养出的应对压力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我们看到,无论是工程设计、系统调试,还是软件开发,能够迅速发现并排除错误,往往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再者,应试教育强调的系统性学习也是工程师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工程师的工作同样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对工程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并解决问题。因此,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系统思维和知识积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程技术领域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应试教育中确实存在过度强调标准化、忽视个性化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对学生理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精准执行力的培养。 而这些素质正是优秀工程师的标配。因此,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完全对立,二者之间的鸿沟远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通过改革和优化,应试教育的优势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而素质教育的精髓也可以得到融入,从而共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未来人才。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留学热点速递【2025年2月18日】
2 天前
LeaderCareer  ·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8所英国大学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8-1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观察  ·  95%以上依赖进口,中国传感器亟待崛起
8 年前
冲蒌老伍  ·  台山话歌曲,一开口就醉了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