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过程
2 通信线路基础知识
常用的线路器材简介
地下进线室主干电缆
架空线路
交接箱
杆路
长途光缆线路工程的主体物品由光缆和光缆接头盒构成,其他物品有光配线架(ODF)、光缆尾纤、适配器、镀锌钢绞线、吊线抱箍、拉线抱箍、挂钩、混凝土水泥杆、拉线盘、拉线铁柄、衬环等。
光缆的结构
松套层绞式光缆的结构
光缆单盘
ODF、光交接箱
常用的线路简介
直埋:投资中、抢修慢、扩展性差
架空: 投资省、抢修快、安全差、可扩展
管道:投资大、安全高、可扩展性好
水缆:投资大、安全差、可扩展
直埋
架空杆路
镀锌钢绞线、吊线抱箍、拉线抱箍、挂钩、混凝土水泥杆、拉线盘、拉线铁柄、衬环
管道部分
各种管材(PVC管、硅芯管、水泥管等)组成,其他物品还有人孔口圈、电缆托架、电缆托板、接水罐、钢筋、水泥。
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定的介绍
GB50373-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YD/T5178-2009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
YD/T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5137—2005)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T5138—2005);
《SDH 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95—2005);
《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5—2005)
《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YD5043—2005);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5102—2005);
YD5007-200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YDJ 9-90 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3 通信线路工程勘察
线路工程设计中的“勘测”包括“查勘”和“测量”两个工序。
一般大型工程又可分为“方案查勘(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查勘(初步设计)”和“现场测量(施工图)”三个阶段。
接入光缆线路的勘察流程
接入光缆工程现场勘察涉及三个主要步骤:为了便于理解,将勘察流程和要点简化如下图:
勘察前期——要点:同建设方交流(确定接入点和方案的确认、资料收集);
勘察中 ——要点:实地勘察;
勘察后期——要点:必须向建设方汇报,一定要确认勘察方案和结果。
查勘
一、准备工作
1、人员组织。查勘小组应由设计、建设维护、施工等单位组成,人员多少视工程规模大小而定。
2、熟悉研究相关文件。了解工程概况和要求,明确工程任务和范围。如工程性质,规模大小,建设理由,近、远期规划等等。
3、收集资料。一项工程的资料收集工作将贯穿线路勘测设计的全过程;主要资料应在查勘前和查勘中收集齐全。为避免和其他部门发生冲突,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提前向相关单位和部门调查了解、收集相关其他建设方面的资料,并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相关部门为:计委、建委、电信、铁路、交通、电力、水利、农田、气象、燃化、冶金工业、地质、广播电台、军事等部门。对改扩建工程,还应收集原有工程资料。
4、制定查勘计划。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所收集的资料,对工程概貌勾出一个粗略的方案。可将粗略方案作为制定查勘计划的依据。
5、查勘准备。可根据不同查勘任务准备不同的工具。一般通用工具有:望远镜、测距仪、地阻测试仪、罗盘仪、皮尺、绳尺(地链)、标杆、随带式图板、工具袋等,以及查勘时所需要的表格、纸张、文具等。
二、查勘
1、路由选择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和前期确定的初步方案,进行路由选择。
光电缆和管道路由选择,长途线路和市话线路的路有选择具体注意点和要求不尽相同,详细要求参照后面几章内容。
2、站址选择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选择分路站、转接站、光传输中继站,站址选择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可分别参照下面几个章节内容。
3、对外联系管道、光电缆需穿越铁路、公路、重要河流、其他管线以及其他有关重要工程设施时,应与有关单位联系,重要部位需取得有关单位的书面同意。发生矛盾时应认真协商取得一致意见,问题重大的应签订正式书面协议。
4、资料整理根据现场查勘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查勘资料进行下述整理和检查:
(1)将主体路由、选择的站址、重要目标和障碍在地图上标注清楚。
(2)整理出站间距离及其他设计需要的各类数据。
(3)提出对局部路由和站址的修正方案,分别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4)绘制出向城市建设部门申报备案的有关图纸。
(5)将查勘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建设单位汇报,认真听取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方案。
测量
一、测量前准备
1、人员配备:根据测量规模和难度,配备相应人员,并明确人员分工,定制日程进度。
2、工具配备:根据工程类别和测量方法的需要,配备需要的测量工具。常用的工具有:红白大旗(及附件)、经纬仪、标尺、绳尺、
皮尺、砍刀、指南针、望远镜、榔头、手锯、手水准仪、雨伞、测距仪、绘图用品、工具袋。另外还应准备标桩、红黑漆等辅助材料。
二、线路测量分工和工作内容
三、整理图纸
1、检查各项测绘图纸。2、整理登记资料、测防资料和对外调查联系工作记录。3、统计光缆长度,各种工作量。资料整理完毕后,测量组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路由与各项防护加固措施作重点的论述。
4 光缆线路的设计
4.1 光缆路由的选择
光缆路由的选择原则(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维护和施工,选择短捷的路由 )
4.2 局站的设置
局站的设置应当在能满足当前系统建设同时,考虑以后工程建设和系统扩容升级的便利。
段站的设置与当时传输系统及技术有关。目前一般按32x10Gb/sDWDM 系统技术水平设置局站。局站的选择有等距与不等距的区分,一般情况下,为节省投资及简化维护采取不等距设置局站。
4.3 敷设方式的确定
线路敷设方式有架空、埋式几种方式。
埋式分直埋及管道,其中管道又分为普通管道及长途专用管道。长途线路根据其重要性,一般采用埋式敷设;综合考虑投资的经济性及线路建设的地形、地势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可采用架空方式。近年来由于一些新型管材及施工工艺的出现,管道化敷设成本降低,大段落的直埋方式已逐渐被淘汰。
在确定敷设方式时,应考虑是否可利用现有管道。
4.4 光缆(纤)选型
1、光缆容量的确定:
光缆使用寿命按20 年考虑,按需配置。
2、光纤的选型
目前工程中使用的光纤类型主要有G.652 光纤(SMF:标准单模光纤)和G.655 光纤(NZ-DSF: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现在常用G.652D型。
具体指标可以参考ITU-T G.652标准。
FTTH 引入了G.657光纤。
3 、光缆
光缆按其结构分为层绞式、中心束管式、带状、骨架式、单位式、软线式等多种。目前常用的有层绞式、中心束管式。
4.5 敷设安装要求
一、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架空光缆采用双吊线抱箍(或单吊线抱箍)固定吊线。
二、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管道光缆按人工敷设方式考虑,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机械牵引敷设。
长途硅芯管内壁摩擦系数较小,可采用先进的气流穿方法。
三、引上光缆
敷设安装要求引上管采用φ100mm 镀锌钢管,内穿φ32/28mm 子管4 根,引上光缆布放在子管内。子管应尽量延伸至光缆吊线下50 厘米处并绑扎在电杆上。引上钢管的上端用油麻和自粘物等封堵。
四、局内光缆
敷设安装要求由于局内光缆路由各局站的情况不同,有些比较复杂,因此,宜采用人工布放方式施工。
4.6 光纤与光缆的接续要求
施工前,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进行光缆配盘;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配盘后管道光缆接头应避开交通要道口;架空光缆接头应落在杆上或杆旁1 米左右,每个接头处,光缆与光纤均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备日后维修或二次接续用。
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中继段内同一根光纤的熔接衰减平均值不应大于0.08dB/ 个(1310nm 波长,OTDR 双向测试,取平均值)。
4.7 线路的防护设计
一、防强电
本地光缆将各单盘光缆的金属构件在接头处作电气断开,将强电影响的积累段限制在单盘光缆的制造长度(一般为3Km)内,光缆线路沿线不接地,仅在各局站内接地。7/2.2 钢绞线吊线可视为光缆吊线的防电、防雷的良导体,故吊线采取每1000 米接地一次。
二、防雷
在考虑充分利用光缆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以下防雷措施:
(1)除各局站外,沿线光缆的金属构件均不接地。
(2)光缆的金属构件,在接头处不作电气连通,各金属构件间也不作电气连通。
(3)局站内的光缆金属构件相互连通并接保护地线。
三、防蚀、防潮
光缆外套为PE 塑料,具有良好的防蚀性能。光缆缆心设有防潮层并填有油膏,因此除特殊情况外,不再考虑外加的防蚀和防潮措施。但为避免光缆塑料外套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受损伤,以致形成透潮进水的隐患,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光缆塑料外套的完整性。
四、防鼠
鼠类对光缆的危害现象多发生在管道中。但因管道光缆均穿放在直径较小的子管中,且端头处又有封堵措施,故不再考虑外加防鼠措施。
五、其他防护
对架空光缆,若光缆紧靠树木等物体,有可能磨损时,在光缆与其他物体接触的部分,应用PVC 管进行保护。如靠近房屋应用防火漆进行保护。在与电力线交叉的情况下,应做好绝缘处理。
4.8 线路的设计制图
5 通信管道的设计
5.1 管道的勘察
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