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科学历不好的缘故,毕业时找工作,我比别的研究生同学少了很多机会。有时候我会这样问自己:好单位谁都心仪,其实不见得大家有多大的差距,我付出的努力甚至比很多人都多,为什么我不行?
我本身就是武汉人,高中就读的是当地一所不错的学校,不料高考失利。父母不愿意我再顶着压力复读,就让我读了一个普通二本,我也想着,以后考研也是一样的。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第一学历决定论”,但是等我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对第一学历有要求。
像研究所、高校、央企、国企这类单位,都会在招聘简章上明确说明对第一学历的要求,虽然我也试着投过简历,但是基本上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有一次,一所研究院现场收了我的简历后明确告诉我,“我们只招收指定学校毕业的学生,包括本科学校。”
而一些民企、私企,虽然不会一刀切地要求第一学历,但是在面试中我能明显得感觉到面试官的考察。他们都挺直接的,会多问我一些专业知识,或者在看成绩单的时候跟我说:“不需要本科成绩单了,没有说服力。”
在深圳一家公司面试时,刚好面试官也是武汉人,聊到了我的高中,发现我们竟然是高中校友。他当时就问,你这个高中出来的,怎么去了这么个学校?
其实早在考研的时候,我就经历过一次对我本科学校的歧视,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比较强大了,对于这些质疑,我都有过心理准备。
那次我是这样回答面试官的:我确实高考没有考好,但是你也知道,一个二本学生在那样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下考入211学校读研,付出的努力难道会比本科就是985、211的学生少吗?在考研这件事上,大家起点不一样,结果一样,说明我真的优秀。
虽然那家公司后来给我发了offer,但是回顾一下我的求职之路,还是因为学历曲折了很多。面对拒绝,就算有准备,我也会感到失落。看到一些平时玩玩闹闹的人,技术、面试反应等等一系列综合能力跟我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我的,仅仅因为他们的本科学历是985、211,而我不是,最后人家拿到了offer我却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心态真的会崩。
冷静下来客观地说,一位本科就在985、211高校就读的学生,确实在学习氛围、人脉、资源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4年的影响下来,我也承认和他们之间的差距。甚至于在高考筛选的时候,我们之间在学习能力上也许就存在一定差距。站在企业的角度说,他们的招聘名额不多,可想去的人很多,设定这样一个门槛,可以挡住很多求职者吧。
但是我要说的是,那些都不是百分之百的。985、211也有无所事事混毕业的人,普通高校也有认真学习、课余时间尽可能参加项目的人呀。更何况,所有那些差距,都是我通过努力可以弥补的。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我会发现有些人大三、大四就跟着老师做项目,而我还处于入门状态,但是我上手后也还好;我也会发现他们学一个东西很快就找到方法,我可能会慢一点、多花些时间,但是并不会赶不上他们。所以我觉得,至少要给个机会。
不过说到底,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不能改变现实的话,我会去接受它。在我看来,努力的结果的确分三六九等,但是努力的意义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许别人只看结果,但是我还是要享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