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OL中关村在线  ·  2025不挤牙膏?曝“史上最强iPhone ... ·  20 小时前  
ZOL中关村在线  ·  手机屏幕60Hz和120Hz体验一样吗? ·  20 小时前  
EETOP  ·  数字IC面试题汇总 ·  昨天  
EETOP  ·  DRAM价格跌跌不休! ·  昨天  
哎咆科技  ·  Apple 智能国行版要来了,苹果官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上市互金公司财报解析:机构资金比重上升明显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19-11-28 18:48

正文

文/小新

编辑/ Aquarius


近日,小赢科技、嘉银金科、 360金融 相继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 在互金行业整顿持续的背景下,上述几家公司均加大引入机构资金,发力金融科技业务,以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其中,小赢科技10月新增贷款中机构资金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2.4%,360金融98%的营收增速表现亮眼,嘉银金科也在该季度扭亏为盈。
1
360金融科技服务促成交易显著上升

同日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还有360金融(Nasdaq:QFIN)。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360金融实现收入25.83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三季度13.03亿元同比增长98%; 净利润为7.34亿元,较去年同期5.77亿增长27%。
运营数据方面,360金融2019年第三季度促成贷款总额为559.65亿元,同比2018年第三季度的269.25亿元增长108%,环比增长16%。 截至2019年9月30日,在贷余额为705.68亿元,同比去年三季度的343.38亿增长106%,环比增长15%。
其中,科技服务促成的交易呈显著上升趋势,占放款额总量的20%,较上一季度8%有大幅提升。 科技服务已成为360金融战略升级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报称,预计未来,公司科技服务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360金融CEO吴海生表示: “我们的业务持续在各个方面实现了稳健的增长,同时我们继续推进科技升级战略。 这使我们能够为更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并稳步降低整体运营风险。 从长远来看,我们将继续关注增长质量和运营安全,从而致力于实现更大的价值。

2
嘉银金科金融科技子公司并入财报

财报显示,嘉银金科三季度营业收入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净利润0.82亿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嘉银金科旗下金融科技品牌极融正式并入母公司财务报表。
资料显示,极融诞生于2016年,是致力于以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为金融持牌机构提供可信的、白盒的风控及反欺诈能力,精细量化信贷风险,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互联网信贷产品及服务。
财报称,目前极融包括极融中国和极融海外两大业务线,其中极融中国业务主要是为持牌金融机构挖掘和推荐借款用户,并帮助其为借款用户提供全流程的互联网信贷解决方案,极融海外业务目前已经覆盖越南、印尼、菲律宾、印度、墨西哥等多个国家。

3
小赢科技机构资金比重提升至52.4%


11月21日,小赢科技(NYSE:XYF)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小赢科技第三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8.668亿元(约合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4.5%;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316亿元(约合1840万美元),同比下滑33.5%。
财报显示,小赢科技第三季度贷款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小赢信用贷贷款额80.86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总贷款额的75.2%。
资金渠道端,小赢科技来自机构的资金比重在持续提升。财报显示,三季度新增贷款中,小赢科技机构资金占资金来源比重为35.7%。此外,财报披露,在今年10月新增贷款中,机构资金占比已进一步提升至52.4%。
截至2019年9月末,小赢科技平台总贷款余额为196.06亿元。未偿贷款余额由二季度末的5.78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9.49亿元,增幅达64.2%。小赢科技预计,第四季度促成的贷款总额将在人民币80亿元至人民币90亿元。
从去年下半年年开始,一些头部互金平台即开始了转型之路,近期互金整治办、央行、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对网贷平台整治密集发声、再次定调,则让互金机构加快了转型的脚步。
当热潮退出,回过头来看,有观点认为,“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叠加只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产端和用户端的对接,虽然获得了更多的用户,但是并没有真正改变内在的运行机制。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一旦互联网红利不再,用户收割殆尽,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是必然。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近些年来,互金巨头们纷纷开始转型金融科技公司,将公司的业务重点从金融产品转向科技输出。 金融科技由非金融机构崛起后,开始真正进入到我国金融行业最主要的力量——持牌金融机构。
不过,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现实是缺技术、缺人才、更缺流量。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持牌金融机构向金融科技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已经具备了在金融科技关键环节上成熟的模块化能力,可以帮助中小银行迅速建立起金融科技领域的相关能力和业务。 其实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作为科技企业,如何和各类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挖掘市场,去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下一个风口。

--END--


【转载、合作请联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