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乱翻书
纸上谈兵,分辨科技史信号与噪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饿了么:2023年已试点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 ·  15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耐克与金·卡戴珊合作推出新品牌 ·  昨天  
槽边往事  ·  闲坐话土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乱翻书

腾讯到底有没有AGI梦想?

乱翻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2-17 17:20

正文

已知 DeepSeek 不融资,腾讯在没有投的情况下全系产品接入 DeepSeek-R1,说明两点:

1.腾讯把 DeepSeek 当成自家 AI Lab 了,反正都是开源;

2.DeepSeek 主动放弃掉的那几千万甚至上亿日活,腾讯要先把这些流量笑纳了。。

之前腾讯产品多是后来居上,今天腾讯的敏捷公司史上未有,行业也没有,甚至让人感觉有点陌生。。

然后作为《腾讯没有梦想》的作者,我问了腾讯元宝一个问题:

最近腾讯多个核心产品,如腾讯元宝、微信、ima、腾讯文档、QQ浏览器、QQ音乐等,都接入DeepSeek-R1模型,仿佛放弃了自研的混元大模型。请基于这个新闻进行思考,并写一篇标题为“腾讯到底有没有AGI梦想”的文章。。


腾讯到底有没有AGI梦想?


2025年2月17日,腾讯宣布旗下核心产品线——包括腾讯元宝、微信、腾讯网页、QQ浏览器等——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引发外界对“腾讯放弃自研混元大模型”的猜测。这一动作被部分舆论解读为腾讯在AGI(通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战略转向,但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这实则是腾讯在技术路线与生态布局上的主动进化。


一、技术互补:混元与DeepSeek的“双引擎”策略

腾讯官方明确表示,接入DeepSeek-R1并非放弃混元大模型,而是通过“自研+开源”双引擎策略实现技术互补。混元大模型凭借对微信生态数据的深度适配,在金融、医疗等场景中已形成差异化优势;而DeepSeek-R1凭借开源属性和推理能力,在长文本处理、多模态交互等通用场景中表现突出。例如,微信“AI搜索”功能通过调用DeepSeek-R1模型,实现了公众号内容与实时信息的融合检索,而底层仍依赖混元大模型的数据安全机制。

这种技术分工折射出腾讯对AGI的务实理解: AGI的实现需要“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平衡 。混元大模型聚焦垂直领域的深度定制,而DeepSeek-R1则加速通用能力的普惠化。正如腾讯云负责人所言:“我们既要保持技术可控性,也要让AI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及。”


二、生态闭环:微信AI搜索重构人机交互范式

微信作为13亿DAU的超级入口,其AI搜索功能的升级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接入DeepSeek-R1,微信将“搜索”从信息获取工具升级为“智能协作枢纽”:用户不仅能获取实时信息,还能通过对话式交互完成会议纪要生成、电商运营辅助等复杂任务。这种“搜索即服务”的模式,本质是腾讯构建“超级应用+AI”生态的关键一步。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数据飞轮效应:微信生态内每天产生海量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通过DeepSeek-R1的推理能力反哺模型优化,形成“提问→数据沉淀→体验升级”的闭环。这种数据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正是AGI落地的必经之路。


三、行业格局:腾讯的“防御性创新”与“生态寄生学”

面对百度、阿里等竞争对手的AI布局,腾讯选择以“开放+整合”破局。一方面,通过接入DeepSeek-R1降低技术试错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微信生态的流量优势,将AI能力渗透至社交、电商、教育等核心场景,形成“入口-数据-服务”的护城河。

这种策略被类比为“QQ农场模式”的升级版:当对手在高端市场高举高打时,腾讯用生态整合实现降维打击。例如,微信AI搜索的“深度思考”功能虽依赖DeepSeek,但最终答案仍优先调用公众号等腾讯系内容,既保障用户体验,又巩固数据主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槽边往事  ·  闲坐话土豆
2 天前
早安晚安心语  ·  其实我也很累,感同身受!
7 年前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  社交平台可以把内容生态玩的多妖?in玩给你看
7 年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梅操电影 | 嫌疑人X的速度与激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