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法视界
“金融法视界”(Financial Law View)公共账号旨在传播和分享金融及资本市场原创或深度的文章、视点及热点资讯,为金融和资本业界人士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硅步千里,每天进步0.01,一年可进步37.8倍。我们愿伴您每天进步1点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林小奇笔记  ·  明天很重要 ·  2 天前  
林小奇笔记  ·  明天很重要 ·  2 天前  
首板战法  ·  金融+科技,干! ·  2 天前  
首板战法  ·  金融+科技,干! ·  2 天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回复@走在大道的大道上: ... ·  5 天前  
濮阳日报焦点  ·  牛市精选:社保基金+保险 重仓优质股 ... ·  1 周前  
濮阳日报焦点  ·  牛市精选:社保基金+保险 重仓优质股 ... ·  1 周前  
豆瓜的投资笔记  ·  疯了,顶不住了! ·  1 周前  
豆瓜的投资笔记  ·  疯了,顶不住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法视界

【来稿】金融机构欺诈消费者应承担3倍赔偿

金融法视界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3-20 18:36

正文

金融的核心是信用,而中国又是个缺乏信用的社会。你所知道的高大上的金融机构无一例外的都发生过,机构或机构工作人员故意利用复杂的金融知识欺诈消费者的实例。消费者的资产即便在雄厚也无法与金融机构相提并论。齐精智律师特别提示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前一定要聘请专业律师,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之策。


一、2014年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将金融消费列入消法保护,金融机构构成欺诈消费者同样应当适用3倍的惩罚性赔偿


1、金融消费者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以及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


2、金融消费者有权要求金融机构承担3倍的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二、       保险公司故意欺诈消费者被判双倍退还保费


裁判要旨:金融消费是指个体投资者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

买、使用金融机构所提供之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行为。金融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一种类型,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金融机构构成欺诈同样适用惩罚性赔偿。


裁决理由: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本案保险公司营销员向尤某提供的“福如东海利益演算表”上清楚载明“甲保险公司”的单位名称,并加盖“甲保险公司本部营销服务部”印章,足以使投保人相信该利益演算表的真实性。该利益演算表载明了第120年每年交费2.3万元,第18年起每年领取3.5万元等内容。保险公司虽否认该利益演算表及其上加盖印章的真实性,但根据尤某提交的其与保险公司营销员的谈话录音及电话录音,营销员认可该利益演算表系其向尤某提供,故该利益演算表可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本案尤某所投险种属于“身故或身体全残”保险,而利益演算表并未载明被保险人身故或身体全残才可享受保险利益,且“福如东海终身寿险(分红型)”名称中的“福如东海”及“分红”字样亦会诱导投保人误以为该险种系投资分红型或养老型保险,尤某投保险种的保险利益与该利益演算表显示的保险利益相差甚大,故可认定尤某购买保险产品时受到了保险公司欺诈。鉴于本案保险公司的欺诈行为发生于2005年,根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本案应适用19941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案件来源: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三、证券公司违法背信故意隐瞒真实的收费标准,诱使消费者开通本不需要的融资融券业务,属于欺诈,应当处以惩罚性赔偿


裁判要旨:法院认为,无论李少清是新股民还是老股民,无论是自己亲自操作还是其妻子帮助操作,在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上,国信证券公司对李少清是否构成欺诈都应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的规定进行判断,该条明确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案件来源: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书(2016)粤03民终4548号。


四、个人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裁判要旨: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本案投资者属于金融消费者。


信托合同关于管辖的约定,属于格式条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下称《民诉法解释》)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与消费者订立管辖协议,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主张管辖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由于信托公司并未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其采取了合理方式提醒投资者管辖协议,因此信托合同中的管辖条款无效。被告之一的某证券公司住所地在成都市某区,故成都市某区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最终,成都中院作出二审终审裁定,驳回了信托公司的管辖权异议。


齐精智律师特别提示,本案已经确认个人购买信托产品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消费者,一旦法院能够确认信托公司存在欺诈,就应当适用3倍赔偿。


案件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16)川01民辖终1234号《民事裁定书》。


综上,金融产品消费者被金融机构欺诈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作者向本公众号投稿,作者:齐精智律师,陕西明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金融、合同、公司纠纷专业律师,微信号qijingzhi009.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诉讼维权。)

-----------------

关于我们:

金融法视界”(FinancialLaw View)公共账号旨在传播和分享金融及资本市场原创或深度的文章、视点及热点资讯,为金融和资本业界人士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1.01365=37.8;跬步千里,每天进步0.01,一年可进步37.8

0.99365=0.03;不进则退,每天退步0.01,一年则退至0.03

“金融法视界”伴您每天进步1点点!

关注我们:

1、查找“金融法视界”或“flview

2、扫描二维码

分享: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个人就有两个以上的思想”。知识分享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同时我们热切希望聆听您的见解,热切欢迎您的投稿,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创始人兼总编陈贵 微信账号:adamchen2

免责声明:

《金融法视界》所载信息仅供一般参考,并非适用于某具体案件或情形。虽然本平台已致力于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和信息,但本平台不能保证其准确性,亦不对其中任何观点、内容或版式给阁下造成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