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回到2010年11月11日,火箭队客场迎战奇才,当上场仅6分14秒的姚明重重摔倒在球场时,没有人知道11号这一次因伤下场,不仅将作别整个赛季,留下的竟是职业生涯最后的背影。
应力骨折,这是姚明的球迷熟悉又揪心的诊断。从17岁那次骨折算起,左脚脚踝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先后五次受伤,最终成为一代球星的阿喀琉斯之踵。31岁的姚明,带着19次重大伤病,和左脚里终身相随的钢板铆钉选择退役。
(图为周浩老师与筑梦者姚明访谈对话)
“运动员都要死两次,第一次是他退役时。”对着我们的镜头说出这话时,姚明已步入退役的第六个年头。离开赛场的这六年,他身上有了更多的标签:CBA俱乐部老板,政协委员,公益明星,形象大使……
他希望将NBA推动篮球运动职业常青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机制引入自己曾经的母队;也致力筹建公益基金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山区和留守儿童从基础体育开始强健肌体人格,了解尝试职业竞技;他在两会上的提案被《政府工作报告》采纳,在更深厚的层面影响着包括篮球在内的竞技体育。
姚明心中想必有一幅关于理想秩序美好世界的蓝图,篮球运动就是他撬动未来的现实支点。
当然,如果没有他,NBA和篮球运动在国内的商业能量以及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2016年9月,姚明入选篮球名人堂;今年春节刚过,火箭队又在丰田体育中心为姚明举行了球衣退役仪式,11号战袍从此永久封存,成为无人能够匹配的专属殊荣。我们的镜头和姚明一起,见证并且记录了这两个历史时刻。
这是中国球员空前的荣耀,没有人希望它因为后继乏人终成绝版。于是小巨人又迎来了一方更广大的职业舞台。不难想见这次篮协主席任命背后推动力量规格之高,他(们)和很多人一样,希望篮球和中国的大球运动能够人才辈出,真正崛起。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位最年轻的篮协主席不能跟我们更多透露他的新蓝图。我们在这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走访求教了诸多业内人士,姚主席接下来的改革之路困难重重无疑是共识,但是每个人都对他报以祝福同时又充满信心。
这里面也包括我们。当然如果你了解姚明职业生涯空前成就的加身,伴随着他一路怎样惊人的付出和咬牙的坚持,你也会和我们看法一样态度一致。除了折磨他整个球员生涯的种种伤病,姚明从八岁开始左耳失聪,直到现在他依旧只有右耳拥有正常听力。传奇里的主人公都有机会回头,但是他们永远不会这么做。
“筑梦”的美好事业始于一个动词,对一个行动派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天花板在那里多年,两米二六的改革梦,你站直了,别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