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说过一句话:“我奈何不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奈何不了我。”
人生变化无常,有些人急着往前奔跑,有些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堕落。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陈道明始终如一股清流,从容不迫,却活得越来越高级。
生活不易,更要见贤思齐,别让自己慢慢废掉了。
1
一旦变油腻,就会令人厌弃
冯唐曾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里,列举了油腻的十宗罪。
油腻之人,往往举止粗俗还自我感觉良好,被人厌恶却浑然不觉。
就像某次京圈大佬的聚会上,有人喝到兴头,就叫一个女演员来跳舞助兴。
小姑娘一时手足无措,只有陈道明站出来为她解围:
“第一,人家丫头,作为演员,不便跳这个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不方便。”
可还有人不识趣地起哄:“比划比划就行!”“把靴子脱了,光着脚跳!”
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陈道明爆了句粗口:“你没看过跳舞啊!”
在一群油腻的老男人里,别人都在看热闹瞎起哄,只有陈道明挺身而出,让人心生敬意。
一个人废掉的迹象之一,就是变得越来越油腻,越来越市侩庸俗。
年龄渐长、容颜变老都不可怕,灵魂变得油腻才是最可怕的事。
现在就有不少人,才20多岁的年龄,却有着40多岁的灵魂。
他们迫不及待地洗去稚气,磨平棱角;他们醉心于攀关系、玩手腕,拜高踩低,还沾沾自喜。
上次参加同学会,遇见了老同学大强。
才几年工夫,人胖了一圈不说,头发乱糟糟的,胡子也没刮。一落座,他就满口荤段子,自己笑得合不拢嘴,却不管旁边的女生多么尴尬。
有同学说自己想去留学,他就说读这么多书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跟上司搞好关系;服务员送菜送慢了,他就对人家呼来喝去,不依不饶。
他自以为在活跃气氛,结果却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反感。
过早油腻的人,看似是成熟,其实是早衰;看似如鱼得水,却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人有净气,风雅自来;人若油腻,必遭厌弃。
见过的人越多,就越觉得干净的可贵。能够在烟火俗世里,依然保持一点少年气,不油腻不媚俗,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最大的魅力。
2
不接受新事物,就会被抛弃
马伊琍曾在《圆桌派》上提起,拍《我的前半生》时,陈道明戏份不多,但他每次演完了,都留在片场看其他人表演。
马伊琍很不解,陈道明就告诉她:
因为我们这一批老演员的表演,是带有我们那个年代的痕迹的,到现在这个年代来演,就有可能脱节。我虽然是一个老前辈,但我是抱着一个进步的角度,来看看你们正当年的人是怎么演戏的。
其实陈道明的演技和地位,已经让许多演员望尘莫及。但他从不摆老艺术家的架子,努力接受新事物。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既能演霸气的帝王,又能演清高的知识分子,还能演市井的小人物,不断创造新的角色。
许多与他同时代的演员,还在重复以往的套路,有的只能退居配角,有的早已被人遗忘。
一个人废掉的迹象之二,就是开始固步自封,拒绝接受新事物。
时代瞬息万变,身边的人你追我赶,你如果不更新自己,迟早会被别人甩在后面。
记得以前在杂志社实习时,同事老胡入行最久,资历最深,一开始团队的新人都是他来带。
他自恃经验丰富,经常对别人的新想法嗤之以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才是最好的。
有个新来的同事小王,不仅会采访写稿,还喜欢研究公众号、拍搞笑视频。后来杂志社想向新媒体转型,老胡束手无策,小王却提出了不少好点子。
才一年多,小王就变成了老胡的上级。老胡想不通,为什么他勤勤恳恳干了好几年,还不如一个进来不久的小年轻?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
干掉康师傅的,不是统一,而是外卖;打败大润发的,不是沃尔玛,而是电商;真正能击垮一个人的,不是敌人,而是你自己。
一时的优势,决定不了一世的命运。生活像逆水行舟,不前进就是后退。
时代抛弃你时,不会说再见。只有不断尝试新事物,勇于更新自己的人,才能在任何时代、任何境地,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3
沉迷垃圾快乐,就会让人堕落
季羡林先生曾说:“陈道明的文学水平,可以胜任北大研究生导师。”
当初拍《围城》时,导演黄蜀芹就是看中了陈道明身上的书卷气,三顾茅庐才请到他出演方鸿渐。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不仅反复揣摩原著,还亲自去钱钟书家拜访。
钱钟书家里陈设简朴,书香氤氲,让陈道明深深感到自己的贫乏:“在文化面前,学问面前,我觉得自己那点名气什么都不是!”
回来后,他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提升。
他很少看电视、玩手机,书房的床边堆满了书,有时就睡在一堆书中。平时不管多忙,都要抽空练书法,后来还开始学绘画。
比起那些每天刷短视频、打游戏的人,陈道明的生活也许乏味了一点。
但是,那些看似快乐的人,永远活得浑浑噩噩;生活看似乏味的陈道明,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活出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一个人废掉的迹象之三,就是沉溺于垃圾快乐,不愿再费劲提升自己。
何谓“垃圾快乐”?就是那些可以获得短期快感,却对人的长期发展毫无益处的东西。
刷刷视频,几个小时过去了都浑然不觉;打打游戏,一不小心就打到通宵。
玩的时候虽然爽,一旦游戏结束,你的快乐也会烟消云散,不仅没有任何收获,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