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汽车报
中国汽车社会舆论领袖。每天推送多篇优质原创稿件,有料有趣有观点,让您轻松知晓汽车圈里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车教授  ·  15万买猛禽平替?探店体验福特游骑侠 ... ·  昨天  
玩车教授  ·  教授说车 | 开车上路这几个点要检查! ·  2 天前  
宝马客  ·  【今日毒药】无论大步小步,请迈出一步 ·  3 天前  
汽车商业评论  ·  中国卡车的欢歌与失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汽车报

给特斯拉画大饼,印度咋想的?| 中国汽车报

中国汽车报  · 公众号  · 汽车  · 2021-04-09 20:32

正文


作为同属于“金砖国家”的亚洲邻国,印度和中国一直被拿来做比较,汽车领域也不例外。眼看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巨大成果,印度也加大了推广力度。近日,据外媒报道,一份来自印度的文件显示,该国计划向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新的激励措施,在5年内吸引140亿美元的投资,以促进该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在积极招揽特斯拉在当地建厂,希望能凭借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带动印度电动汽车消费以及本土电动汽车供应链发展“破冰”。




电动汽车举步维艰



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一样,印度政府方面近年来也屡屡表态,称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从而缓解空气污染,并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不过,由于缺乏投资、需求疲软、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激励措施因地区而异、民众偏爱两轮车等原因,印度政府的努力并未取得良好效果。


印度电动车制造商协会(SMEV)此前发布数据称,2019~2020财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印度国内电动车销量为15.6万辆,同比增长20%,但其中有15.2万辆是以摩托车为主的两轮电动车,而电动乘用车为3400辆,电动巴士为600辆。与之相比,2018~2019财年印度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为3600辆,电动巴士约为400辆。


SMEV指出,印度电动乘用车销量惨淡,主要是因为缺乏大宗采购,而印度多个邦政府承诺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出电动巴士,但并未付诸实施。另外,与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率先将其投放出租车领域一样,印度也希望通过电动出租车来让民众逐步接受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有限、充电桩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因素,阻碍了电动出租车领域的发展。2018年,印度的充电桩保有量尚不到1000个,而同年中国已经有76万个充电桩。


此外,除了充电基础设施,印度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电力基础设施也是该国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的“拦路虎”。众所周知,印度的路况糟糕,虽然印度公路总长度达600万公里,但其中仍然有很多路路况极差,行车都很困难,更不用提长期困扰印度的电力供应短缺问题了。即使充电基础设施跟上来了,如果不能保障电力供应,那也是白搭。



政府加大招商引资



尽管如此,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2020年印度千人汽车保有量尚不到30辆,是中国的1/8,可见印度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力不可限量。印度莫迪政府设置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希望到2030年,印度70%的商务用车、30%的私家车、40%的公交车、80%的两轮及三轮车都是电动车。


为了推动本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有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新的激励措施。知情人士透露,新的汽车行业规划自2020年中期开始讨论,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法,该规划提出在5年内为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80亿美元的激励措施,以推动该行业的大规模投资。该规划的最终细节预计将在1个月内确定。


外媒披露的政策文件草案显示,对于符合条件的整车和零部件,其在印度的国内销售和出口金额的4%~7%会作为现金回扣返给企业;而对于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还会额外提供2%的现金回扣,以促进交通领域的电动化。该文件称,印度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做好准备,调整产品供应,以适应行业的电动化转型。


这一规划是印度270亿美元吸引汽车业先进产能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将企业从中国和越南等国吸引到印度,从而令其在全球供应链和出口中占据更大份额。包括印尼、泰国、越南等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吸引海外投资者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生产和销售。相比之下,印度面临利率和电价过高、基础设施落后和物流成本高昂等不利因素。为此,上述文件指出:“新计划提出了财政激励措施,以帮助克服这些障碍,使得印度更具竞争力。”印度政府预计,借此可在未来5年内带来140亿美元的投资和40亿美元的税收。


当然,印度政府设置了一些门槛。要想得到现金返还,汽车制造商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包括全球营收必须至少达到14亿美元,零部件供应商则至少要达到6900万美元。上述文件还指出,印度现有的电动汽车发展项目重点在大量规模较小的企业上,但他们在投资和承担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方面能力有限,因此印度“需要改变战略,吸引和培育兼具规模、竞争力和管理能力的电动汽车行业领军者”。



向特斯拉抛“橄榄枝”



很明显,印度希望能招揽更多规模较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当地建厂,而已在中国建厂的特斯拉是其目标之一。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之前多次提到要开拓印度市场,但迟迟没有行动。今年1月初,一家名为“特斯拉印度汽车和能源私人有限公司”的企业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注册成立。不过,该公司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在印度销售汽车,而非生产。据悉,特斯拉进军印度的首款车型是Model 3,将以进口车的身份进入印度市场。


实际上,印度政府一直在向特斯拉抛“橄榄枝”,希望该公司能够考虑在印度建厂。今年3月,印度交通部长尼廷·加德卡里再次站出来隔空喊话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称能够为特斯拉提供激励措施,只要特斯拉在印度建厂,他能保证“生产成本比在中国还低”。


不过,对于是否到印度建厂,特斯拉方面尚没有明确表态。与中国一样,印度汽车市场的潜力同样为业内所看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群体年轻化,使得各大车企纷纷在印度下注,而要想在印度立足,投资建厂以避免高额关税势在必行。负责汽车板块的德勤印度咨询公司合伙人拉吉夫·辛格表示,从印度税制来看,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却不在印度生产毫无意义,因为进口成本高昂,相信特斯拉不会只在印度销售汽车,有朝一日也必然会在印度生产汽车。



意在建立配套产业链



印度政府之所以积极游说特斯拉在当地建厂,一方面是希望推进电动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特斯拉这一“潮牌”能够带动印度电动汽车消费。“与其在印度组装,特斯拉不如在当地建立完整的生产线,这样我们可以提供更多优惠。”加德卡里说。


印度官方智库NITI AAYOG首席执行官阿米塔布·坎特表示,正如苹果手机对消费电子行业影响广泛,特斯拉对电动汽车产业亦然,而特斯拉进入印度,将建立起零部件及供应商生态圈,使印度电动汽车供应链更加完善。很明显,印度的目标不只是特斯拉本身,更希望借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