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51好读  ›  专栏  ›  科普中国

科普法修订: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法治保障

科普中国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1-21 19:00

正文


2024 年 12 月 2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是科普法自 2002 年颁布以来首次修订,也是我国科普事业的一次重大升级。

这不仅是对 20 多年来全国科普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科普事业发展的法治化引领。作为一名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普工作多年的参与者,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这个过程。今天,我从自己的视角谈谈这次修订的重要意义、亮点,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未来的方向。

科普法修订:

从经验到法律,22 年的升华


这 20 多年来,无论是中央的相关文件、科技部和中国科协的规划,还是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实践,很多内容早就成为了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了科普界的共识。当认真对比了 2002 年的旧法和现在的新法之后,我意识到这次修订既总结了 20 多年来的实践成果,又回答了科普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难题,比如科普工作如何实现市场化、信息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它把我们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到了“法律的纬度”,使科普工作从理念到实施都更加规范化。

这次科普法修订,我认为有几个亮点尤其值得关注:

1

市场机制赋能科普工作


科普法明确提出,要通过市场机制培育科普企业,推动社会化力量广泛参与科普工作。这其实是对过去 20 多年市场力量在科普工作中作用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法律保障。这一举措,不仅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也为未来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

2

重点人群的科普覆盖


新修订的《科普法》首次将老年人作为重点科普人群,并将老科学家资源视为重要力量。这一变化不仅回应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也对科普队伍的建设开辟了新天地。我们“中国科学院的老科学家演讲团”自 1997 年成立以来,已举办了 45500 多场讲座,覆盖全国 95%的地级市,成为全国科普工作的典范。

3

科学教育的明确定位


相比以往的“科普宣传”,新法特别强调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虽然有交叉,但也有本质不同。科学教育更注重青少年和内容的系统性、启发性。通过法律明确科学教育的地位,体现了国家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进一步重视,也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4

从“科普日”到“科普月”


过去我们有“全国科普日”,而现在升级成了“科普月”。这不仅仅是周期的延长,而是科普工作形式上的一次突破。既让社会各界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又为科普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单位必须“一个月内天天搞活动”,而是希望各单位能够根据自身条件,集中精力办好重点活动,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中国科学院的科普探索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1985 年,中国科学院就发文要求各单位开放科研资源,开展科普活动。从那时起,我们逐步建立起了“公众开放日”“中国科学院科学节”“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学公开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科普体系。

当然,科普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科研机构内部,科普工作的推进还面临一些挑战:

1

认识问题:提升科普意识,履行社会责任


科普工作的首要难点在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科研人员都意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的核心职责是科研攻关,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普工作耗费时间,可能影响科研主业;也有些单位仅将科普作为一次性活动,未能长期、系统地规划。

但实际上,科普是科研机构的法定社会责任,也是科学家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如何让科研人员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科普,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问题。在中国科学院的实践中,我们通过一系列制度化安排,不断提升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

2

队伍问题:凝聚专业力量,激发科普潜力


科普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但在实践中,科研人员的科普能力参差不齐,并非每位科研人员都擅长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此外,科研任务繁重,很多科学家缺乏时间和精力投身科普工作。如何找到真正具备科普能力、愿意投入且不影响科研的人员,是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队伍建设,激发科研人员的科普热情。早在 1997 年,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中国科学院大学通过“春风工程”,将研究生群体纳入科普队伍中,仅 2024 年,该校研究生就完成了 17000 余场科普活动。这些实践表明,通过制度化安排,可以挑选并培养出一支兼具专业能力与科普热情的科普队伍。

3

空间问题:突破科普工作的限制


科普工作需要场地、资金和时间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然而,对于以科研为主要任务的科研机构来说,面临一定的资源支持难度。例如,科研经费多用于科研攻关,直接用于科普工作的比例有限;许多研究所的展览场地不足,难以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在中国科学院的实践中,中国科学院依托植物园、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场所,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所开始建设科普展馆,为公众提供了解科学的场所。

4

作品问题:提升科普内容的质量与创新


科普内容的质量与创新,是吸引公众参与、提升传播效果的关键。无论是内容深度,还是传播形式的创新,中国科学院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般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在科普作品的创作上,中国科学院注重将科研成果与公众需求相结合,推动科普内容的创新。例如,“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科普博览”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了大量生动、形象的科普内容。此外,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中国科学院积极探索短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在科普中的应用。


尽管如此,科普作品的深度和针对性仍需进一步提升,未来需要结合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作品。


中国科学院下一步科普工作展望


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普在服务社会、教育、经济等方面的责任日益增加。然而,对于以科研为主的中国科学院而言,科研攻关仍是核心任务,如何在不影响科研工作的同时做好科普,仍是一项有挑战的工作。

未来,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工作将更加注重高端引领与原创性,不简单追求量的增长,而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聚焦科普内容的深度和实效。同时,我们将推动科学教育与科普工作的深度融合,面向青少年和教师群体开发优质资源,为科学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此外,中国科学院还将整合资源,提升科学传播能力,强化科普作品的创新性与专业性,并积极探索国际化科学教育合作,推动公众科学国际计划的实施,力争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中国科普的独特价值与影响力。

最终,我们的科普工作将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教育、服务治理、服务科学文化建设为目标,推动科普事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策划制作

作者丨周德进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正局级)中国科学院原科学传播局局长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林林

审校丨徐来


相关推荐

1.它被国外评为最具营养活力的蔬菜,但我打赌 90% 的人没吃过

2.长得像姜但比鸡腿还好吃!这个小众食材突然爆火,谢谢广东人!

3.越来越多人查出甲状腺问题,是熬夜、压力大导致的?

4.最不该玩手机的时间,其实不是睡前

5.一种咖啡因含量比咖啡还高的饮品,很多人喝了就失眠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点亮“在看”

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