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民间求雨是比较盛行的,只是各地求雨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地方官带着乡坤、百姓,抬着祭品,敲锣打鼓到庙宇祭拜求雨;有的是请来巫师做法术,祈求河神、龙王显灵,天降甘露。在滑县一带却流传着十二寡妇扫坑求雨的故事。
相传,明朝时期的一年夏秋之际,滑县一带连续一个多月都没下雨,地里的庄稼旱得枯不拉几的,村里的坑塘也都见了底。那个时候田地里是没有机井的,庄稼都是靠天收,为了保住庄稼苗,家有男劳力的,就挑村里吃水井里的水来浇,坚持一天算一天。没有男劳力的家庭只能眼巴巴的等着、盼望老天爷能够下一场及时雨。
话说有一天,在滑县东部的小李村,有男劳力的家庭都挑水端水下地浇苗了,村中十二个丧偶的寡妇在家里心焦魔乱的待不住,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村当中的大坑边,诉说着没有男人挑水浇地,自家的庄稼苗只能等死,说的动情了,几个人呜呜地大哭起来。哭了一会,一位年长的老寡妇为了奉劝大家,没话找话的指着满是垃圾的大坑说:“老天爷不下雨,是不是嫌咱这大坑太脏了呀?咱把大坑扫扫吧”。当时的人比较迷信,于是她们回家拿来铁锨、扫帚,把大坑里的杂草、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盼着能感动老天爷下满一坑水。在扫坑的时候,他们还絮叨着自己编的顺口溜:“今个大家来扫坑,扫咧扫,瓮咧瓮,不出三天下满坑。要是三天雨不下,十二寡妇都要嫁。嫁咧嫁,娶咧娶不出三天要下雨。”
说来也巧,就在他们才清扫完坑,南风立马倒成北风,刮过来一片片云彩,在坑的上面越聚越多。寡妇们见状,急忙下跪,口中默默祷告。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打动了上苍,只见当空一个劈雷,紧接着瓢泼大雨就下起来了,不到一个时辰,大坑就下满了。
从此,十二个寡妇扫坑求雨的事就传开了,但凡天干旱,各村就凑十二个寡妇扫大坑来求雨,据说当时还是挺灵的。
来源于头条号@老梁新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