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ython新手营
数据,算法,人工智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恭喜@一个明天的太阳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AI Agent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爱可可微博热门分享(2.20)》 ... ·  昨天  
机器之心  ·  重磅发现!DeepSeek ... ·  2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298星]frames_of_mind: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ython新手营

离开人工智能谈共享汽车就是耍流氓

Python新手营  · 公众号  · AI  · 2017-09-08 19:30

正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

作者:漠兮


曾几何时,某电视节目女嘉宾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如今,沈阳街头的共享宝马,让这类女嘉宾的梦想成真,且何其容易:现实与理想之间,只差一本驾照而已。

言归正传,北京CBD的奥迪A3,沈阳街头的宝马1系以及山城重庆的奔驰smart……共享汽车已然进入豪门争霸时代。然而,此时的共享汽车其实只能算是分时租赁,其价值远不及“共享经济”。要想成为真正的独角兽行业,共享汽车必须有人工智能的“辅佐”,因为只有当共享汽车具备了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网联三重属性,才可能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创造更多价值,而这恰是“共享经济”的核心。


一、只有自动驾驶,才能给共享汽车提供出行场景支持



目前的共享汽车,还需消费者必须持有驾照,而对于无驾照者(包括成年无驾照者、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对不起,不能共享。而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将为这类人群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只需消费者掌握系统控制方法即可。按SAE International的标准,L3级以上就已具备高度自动驾驶能力,由系统实现加减速、转向操作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L4级为超高度自动驾驶,除L3的所有功能外,实现了激烈驾驶的应对,但工况具有局限性。L5即为全自动驾驶,车辆的智能化,已经达到了人类驾驶的水平,可以处理所有工况。

除了驾照的限制,对于消费者的驾驶经验也是硬性要求。“马路杀手”多为缺乏经验的驾驶员。共享汽车对于这类人群同样无能为力不说,稍不留神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一定的损失。且驾驶汽车作为一项有风险的交通行为,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很大,包括驾驶员的视觉、听觉、反应、情绪、驾驶技能、感知判断能力、疲劳驾驶等,往往都决定着潜在事故是否有可能发生。而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不仅对驾驶经验没有要求,可完全改善了消费者的驾驶感受的同时,而且会显著减少因为驾驶员原因导致的交通拥堵及安全事故。

第三点关于效率。目前的共享汽车,需要消费者主动寻找车辆,并在结束用车后,停放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停车位。这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与“共享经济”的理念冲突。而自动驾驶犹如一个优秀的调度员。在共享开始前,消费者发起共享汽车需求,则距离消费者最近的汽车可通过自动驾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在共享结束后,即消费者到达目的地离开后,通过自动驾驶寻找停车位,若为电动车,还可以根据电量使用情况,自动寻找最近的充电场所进行充电。


二、只有智能交通才能为共享汽车的实现提供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目前企业对共享汽车的调度依赖于人工,且资源分配不均,大有“车到用时方恨远”之势,共享之说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智能交通为共享汽车的实现提供了更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车辆管理系统,实现调度管理中心与共享汽车之间的双向通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让互联网与汽车深入连接,用现有的车辆资源解决更多人的用车需求,从而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

智能交通中的车辆控制系统可分析车辆行为,自动统计车流量信息,判断道路拥堵状况,为共享出行提供最优路径;同时该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保障共享汽车及人员的安全性。


三、只有智能网联,才能为共享汽车的应用创造场景



无论是共享宝马还是共享奔驰,汽车性能依然有待提高,安全性和驾驶体验均受掣肘。智能网联为共享汽车的应用创造更优场景。

首先是网联产品使用,包括设计及汽车性能方面,如远程控制应用程序、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以提升共享汽车的安全性能。

其次是驾驶体验,通过智能网联的应用,优化导航性能及移动端的服务,如卫星定位导航与车况子检测功能,或接入交通信息预报与娱乐系统,改善传统的驾驶体验。

第三是互联网接入,如车与车之间的联接、车与网络中心、智能交通系统等服务中心的联接,甚至是车与住宅、办公室以及一些公众基础设施的联接,也就是实现车内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四、 站在风口前的共享汽车,需警惕四重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