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生小元向我提问:
老师,我认为家是避风港,是可以放松的地方,如果回家还要按照在社会中的模式相处,家就失去了意义。
她还描述了她的具体困扰,是这样的。
我认为我和我妈一直处于一段不健康的母女关系,我知道她很爱我,她提供了很多母亲提供不了的优质物质条件,她具备许多中国母亲的特点:节俭,唠叨,生活中确实也给到我很多关爱,但每次我不听话的时候,她就会停止一切,小的时候因为很小的事情会训斥我很大声,举个简单的例子,初中叛逆,玩手机从班级前十玩到班级二十多,手机就被砸了,还有因为一些我已然忘却的小事情,被推出家门。
现在,她的脾气似乎小了些,随着我成年,有工作,她还是会不停唠叨,每天都是努力,上进,考研,学习这两个字,对我和对她,都是一种口令,对她而言,有一次我上班起晚了迟到,她第一句话居然是“你拿什么跟人家拼?”
这口令是高中的产物,而我已经上班。
她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有恃无恐,起冲突时她永远高高在上,永远用她的锋芒逼迫我顺从,到现在,甚至用她的健康来做威胁,而我,正是因为这段亲密关系而无比的在乎她
我想我该勇敢,该采取行动,又不能失去人的良知,我想我的对手是自己。
我想对小元说:
你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普遍经历的一种痛苦,尤其是在医生、教师、公务员、企业家这种家庭里。
这种“我是为你好的”的道德绑架,让年轻人感到绝望。
其实你已经很勇敢了,你需要的是一点情绪管理技巧,这需要理解父母的原始逻辑。
你的母亲只所以一直对你很严厉,甚至把你手机摔了,一个底层逻辑就是:
“他们害怕你对生活现状感到满足”,这也是家长厌恶孩子娱乐的根本原因。
这个逻辑有正确的地方,他们害怕你一旦有游戏玩,你就不想去体验挑战科研的快乐。你一旦沉迷于恋爱,你就不想去尝试下突破自我的爽感。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现代家长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压力应对能力,他们在多次被社会毒打后,没有选择学习应对技巧,用了一种较为懦弱的逻辑来解释自己的失败,那就是。
“这个社会太可怕了,你要是有一分钟不努力,你就会被人踩在脚下,你就会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这种“污名化社会”的想法一旦用多了,就信以为真了。于是他们一看到你在娱乐或者休息就会惶恐,想起自己的创伤性经历,忍不住要来代替社会毒打你。
这就是他们口中的“我是为你好”的根本逻辑。
本质上是一群被吓怕的小孩,不断叫着“狼来了”,让你无时无刻都必须警惕。他们不明白,这样做你会在狼来之前,因为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而陷入精神和肉体的崩溃。
他们只会强调“努力、上进、考研、学习”。
有效的社会博弈手段、稳定情绪的内部动机疗法、推断事情演变发展的迭代模型、有效的生活作息方法,这些父母是不懂的。
所以,你需要用你的强大来安慰父母的焦虑,让这些被吓的绝望的大孩子们更依靠你一点,这就是最有效的解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