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萌翻亚洲的她,能否打破“长残魔咒”? ·  15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中产的保温杯,比iPhone还小了? ·  23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2 天前  
每日人物  ·  机票跌到200块,我却高兴不起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福建师范大学张亮亮/湖南大学方煜/中山大学潘梅Angew: 插配体策略增强互穿四苯乙烯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单/双光子激发荧光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 2025-01-20 06:59

正文



第一作者:何慧慧,李吉,庄嘉仪

通讯作者:张亮亮副教授、方煜教授、潘梅教授

通讯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

论文DOI:10.1002/anie.202420912




全文速览
将有机发色团固定在金属-有机框架(MOF)的刚性框架内,通过有效抑制分子运动来增强荧光。然而,MOF固有的大量间隙和自由体积会破坏光致发光效率,因为它们部分限制了分子内动力学。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将配体掺入互穿的四苯乙烯基MOF(TPE-MOF)中,实现了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发荧光的优化。这种插配体策略能够微调晶体堆积密度和配体构象。令人惊讶的是,去溶剂化的MOF表现出显著的双光子吸收(TPA)截面,高达8801 GM。因此,这些材料在HepG2细胞的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发细胞成像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我们的工作引入了一种增强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的创新方法,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发的荧光(1/2 PEF)。




背景介绍
多光子激发荧光材料具有精确的光子聚焦、深层组织穿透、减少瑞利散射和最小的细胞损伤等优势,使其适用于高密度数据存储、远程通信、先进的防伪措施、体内生物成像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多光子吸收材料存在高浓度溶液聚集、激发发射的浓度猝灭和光学稳定性差等问题。构建具有精确结构和组成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活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克服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人们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来提高光致发光性能。然而,在MOF中追求单光子、双光子或多光子激发的荧光优化,同时保持其孔隙率仍然具有挑战性。




本文亮点

1. 本文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四苯乙烯的柔性Zr-MOF(SIFE-5),其具有2倍互穿 scu-c 拓扑结构。通过插配体策略对SIFE-5后修饰两种不同长度的配体DTDC和BPDC,分别得到刚性互穿SIFE-6和SIFE-7。

2. 插配体策略在不改变MOF框架结构的情况下调节了材料的孔环境、结构刚性、堆积密度和功能性。热活化策略使得样品的荧光发生红移,单/双光子吸收截面提高,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增加,这与骨架的限制、苯环旋转的抑制以及活化后非辐射跃迁的减少有关。

3. TD-DFT理论模拟计算也表明插配体和热活化策略使得相邻TPE之间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得到改善,寿命、量子产率和双光子吸收截面增加。SIFE系列MOFs卓越的2PEF特性使其在信息和加密领域得到应用。此外,SIFE系列MOFs在HepG2细胞的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发细胞成像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图文解析
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四苯乙烯基柔性互穿SIFE-5(图1a)。其次,通过插配体策略对SIFE-5后修饰两种不同长度的配体DTDC和BPDC,分别得到刚性互穿SIFE-6和SIFE-7(图1b)。该策略在不改变MOF框架结构的情况下调节了材料的孔环境、结构刚性、堆积密度和功能性。

图1 SIFE-5、SIFE-6和SIFE-7的晶体结构


PXRD测试表明合成的MOFs具有优异的晶态和相纯度(图2a)。原位PXRD证明插配体后MOF从柔性到刚性的转变(图2b-d)。另外,插配体策略增加了MOFs的化学稳定性(图2e)和孔隙率(图2f)。

图2 晶体结构表征


对三种MOF进行了热活化,与活化前的样品相比,活化样品的荧光发生红移(图3a, d),图3b展示了相应CIE色度坐标图,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增加(图3c),单/双光子吸收截面提高(图3e, f),这与骨架的限制、苯环旋转的抑制以及活化后非辐射跃迁的减少有关。

图3 单/双光子激发荧光 性能


TD-DFT理论模拟计算也表明插配体和热活化策略使得相邻TPE之间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得到改善,寿命、量子产率和双光子吸收截面增加(图4)。

图4 TD-DFT计算


SIFE系列MOFs卓越的2PEF特性使其在信息和加密领域得到应用(图5)。

图5 加密应用


此外,SIFE系列MOFs在HepG2细胞的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发细胞成像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图6)。

图6 生物成像应用




总结与展望
在该工作中,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TPE的柔性Zr-MOF,其具有2倍互穿 scu-c 拓扑结构。通过加入不同长度的配体实现了框架柔性的各向异性刚性化,还增强了互穿TPE-MOF的单/双光子激发荧光性能。该工作引入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增强单/双光子激发荧光性能。




作者介绍
张亮亮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博士。2013年任职于中国石油大学,2016-2017年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周宏才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2018年就职于西北工业大学,现就职于福建师范大学,主要从事高价多孔MOFs的构筑及其催化应用。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J. Mater.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方煜 ,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湖南省科技厅“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主要研究配位超分子自组装,开发配位分子笼的能源存储和催化应用。目前已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中国化学会配位化学会议“ACS青年论坛奖”,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日本化学会“优秀讲演奖”和“优秀海报奖”等荣誉。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J. Am. Chem. Soc.,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等权威杂志,其中有5篇入选“高被引”(1%),4篇“热点文章”(Hot Paper),4篇入选“封面文章”(Cover Species)。被Chin. Chem. Lett.聘为期刊编委,担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分子材料与超分子器件专业委员会的委员。

潘梅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和2001年分别于山东大学化学院和晶体所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中山大学工作。目前主要开展发光功能配位超分子的结构、机制与性能研究。在JACS、Angew. Chem.、Nat. Commun.、Chem、Chem. Rev.等期刊发表通讯/第一作者论文150余篇,他引超过7000次,H指数50。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目前担任中国晶体学会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Inorg. Chem. Commun.主编,Chem. Res. Chinese. Univ.、《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发光学报》青年编委。


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