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旅游市场热闹非凡,周边游、出境游需求旺,消费稳步涨。
在这一年内,游客们出去玩了多少次?都去了哪些地方?花费了多少钱?在选择旅游品牌时,会有哪些偏好?
即将挥手告别2024年,面对全新的2025年,消费者又有哪些新的旅游出行计划?消费预算是否有所上升?
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主流消费人群,环球旅讯携手数字100推出《中国旅游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回顾2024,展望2025》(以下简称“报告”),为行业揭晓,过去一年中国旅游消费的总体情况,同时,展望未来一年,中国旅游消费趋势。
本期报告亮点导读:
▲ 长线出境游下降,旅游消费稳中有升。
2024年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长线出境游人群下降了约10%,相较于2023年,旅游出行消费维持不变和提升三成以内的,分别为30.19%、36.86%。
▲ 安全成出行首选因素,旅行者看重品牌服务。
在选择酒店和打车平台上,安全成第一因素,“服务”成品牌体验高频词。
▲ 春节旅游自由行占比大,日本、美国成出境游热门目的地。
在2025春节选择旅游出行的受访者中,超一半选择自由行;长、短线出境游中,分别计划前往美国、日本的人最多。
▲ 2025年游客出游偏谨慎,消费需求显著。
2025年,从国内游来看,全年旅游低频次的预期跟2024年实际旅游出行情况相比,趋于谨慎;近七成的受访者,旅游出行花费计划同比提升。
长线出境游回落幅度最大
整体消费稳中有升
过去一年,在经历了报复性反弹后,旅游消费逐步回归理性。
报告显示,相比2023年,2024年短线出境游、长线出境游人群占比,均呈现一致的下滑幅度。
在五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出境游数据表现亮眼,但受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从整年来看,出境游市场处于回落状态,其中,长线出境游同比下滑了近10%。
在出境游方面,年龄、性别未出现明显分化,随着出行半径的延长,个人年收入成为一个关键的分化因素。
在长线出境游中,高收入段人群的出行占比和出行频次都显著高于低收入段,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实力较强,他们对旅游品质有更高追求,更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探索较远的目的地,体验不同文化和风景。
回顾2024年整体旅游消费水平,可以用“稳中有升”形容,消费者在旅游方面的支出意愿和能力都有所增强,旅游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动力。
报告中提到,2024年旅游出行花费相较于2023年,维持不变的占比为30.19%,提升30%以内的占比为36.86%。
首先考虑安全因素
看重品牌服务
根据报告,“安全”依旧在影响游客决策上有着极高的重要性,成为游客选择住宿和打车平台考虑的第一因素。
在注重安全的同时,品牌的服务,仍旧是打动游客的“终极杀手锏”。在受访者中,被问及品牌印象最深刻的体验时,不管是酒店还是航司,“服务”二字出现频率最高。
在国内酒店和航司品牌服务方面,随着人们固定收入增加,消费关注点出现了变化。
以往较看重性价比,如今人们对其关注度慢慢下降,转而更着重于会员积分以及能享受到的折扣情况,这意味着消费者在收入提升后,更在意通过会员体系、折扣优惠等获取额外权益与实惠,消费考量角度发生了转移。
具体到品牌名称,我们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在酒店品牌方面,希尔顿、万豪、香格里拉等酒店被提及最多,南航、东航、海南航空成为被提及最多的航司。
春节旅游自由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