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记者针对山东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等问题,
对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进行了提问。
从2024年工作成就总结和2025年工作规划来看,林武表示,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速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等诸多亮点。
2025年,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努力建设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在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
,他回答道,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我们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城乡建设方式绿色转型,全面建设美丽山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先行区建设。
在供给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山东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15亿千瓦、占比达48.3%
,历史性超过煤电。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突出加快布局建设核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等项目,打造清洁能源基地。
突出加快发展新型储能,
开展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建设一批绿电产业园,构建新能源消纳体系。
突出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关停退出低效小煤电机组,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2027年底全部替代退出。
在企业端,以标准提升倒逼绿色转型。我们将加快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重点抓“源头”控碳,加快建立行业碳管控、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制度机制,建设一批零碳园区。抓“过程”减碳,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能耗、污染物控制,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加大绿色加工、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装备的推广力度。抓“末端”降碳,加强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开发,实现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产业化设计、建设与运营,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在生活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倡导“节俭绿色”美德健康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