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消息面可以用爆炸来形容。综合感受,
A股的一个新起点就要到来。
外围:
欧股连跌
4
天,周五晚主要估值均大跌
2%
;
美股低开后走高,纳指强势上涨
1%
,道指小幅收跌;
贸易战开始:欧盟考虑对美国商品实施进口关税;
资管巨头
HMO
预测全球贸易战将导致
40%
的市场崩溃。
外围继续下跌,但科技股代表纳指表现亮眼。对应到
A
股,结合指数走势,
权重和沪指下跌预期不变,创业板方向和近期活跃的题材股会受到正面刺激。
贸易战需要留意,自由无壁垒的贸易环境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回升和资本要素的择优流动。贸易战等于是狠狠踩了脚倒车,发展下去没有人会是赢家,对全球经济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新股:
本周发行
3
家新股,筹资
14
亿元。
预期之内。周五次新的跳水已经提前兑现了一部分预期,
周一如果能够低开并且有较大跌幅,尾盘或者周二是低吸时机。
现在题材股风头压过权重的市场环境中,重点关注有叠加题材属性的近端次新股。
政策:
退市制度完善方案出炉,将进一步加大对财务状况严重不良、长期亏损、僵尸企业等符合退市财务指标企业的退市直线力度。
原文修改的地方不少,这一条跟市场直接关系比较大。指标这里说的不是很清楚,但
周一估计会有不少公司出来自首。
人气股、市场热点、中长线逻辑向好的个股不会有大影响,业绩不佳、成交量极低的个股受影响较大。
独角兽:
网易:当然会考虑回
A
股上市;
搜狗:考虑回归
A
股;
百度:只要政策允许,希望尽早回来;
58
同城:希望成为第一批挂牌在
A
股的公司;
今日头条:将考虑国内资本市场上市;
证监会
3
月
8
日审核富士康首发申请;
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坚决服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局;
姜洋:会从
IPO
等方面重点支持创新引领示范型企业。
周末独角兽的消息一直在刷屏。一夜之间市场风向大变样:
管理层不仅仅是嘴上喊支持新经济,支持独角兽,行动上也非常迅速
——富士康从递交材料到审核仅仅
1
个月(
2
月初递交的材料),正常的周期是多长?接近
2
年!对于独角兽上市“即报即审“,不是一句空话。加上与券商交流时要求重点关注有没有符合
4
个方向的新经济独角兽,做到即时上报,
管理层的热情和迫切想要做出成绩的心理,可见一斑。
独角兽们,上市的,没上市的,积极表示要回来。这些行业顶尖、商界巨头,对政策的敏感性和把握是一等一的。
那么这种突然转变的原因,和转变能不能持续下去,你们自己想。
我是非常欢迎独角兽进
A
股的,包括
BATJ
这样已经在外上市已久的巨无霸。确实,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独角兽的高速成长期,没有办法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比如腾讯,上市
14
年至今翻了几百倍:
这种股,A股能多几个,该多好。
这批已经成长成为行业寡头的巨无霸,有着不可动摇的行业地位,和极其稳定的现金收入,以及可预期的成长空间(虽然不大)。与其眼睁睁看着它们在国内赚钱,在国外分红,所有收益都被外国人拿走,能够现在参与进来分一杯羹,还不晚。
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
千金买马骨
。你愿意回来,不管多大市值,哪怕这个市值回归后,市场还会给出高估值,类似
360
,
A
股仍然愿意接纳。现在管理层的宣传和动作,已经有了足够的诚意。而它们的回归会带来极强的示范效应。
未来,更多未上市的独角兽,是会考虑进来
A
股的。
试想
A
股能够多一些云从科技,多一些寒武纪,多一些小米、蚂蚁金服,市场的层次会更加丰富和合理,而这样一个市场是否也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当然现在还有不少的问题在,规则层面的障碍、对于爆炒二次“圈钱“的担忧等。规则上的改变是时间问题,类似
360
的爆炒也一定会存在。只是没有这些独角兽,
A
股就不会爆炒了吗??同样
6
个板,
360
和智慧农业,谁更合理?只能说,
爆炒是一种A股的天性,而这种天性的改变,恰恰需要权重,以及大量的独角兽进来,市场才会真正形成注重价投的思路。
这种变化,从去年权重单边牛市开始已经存在,越来越多独角兽进入
A
股,这种思路也才能沉淀下来,市场也才能变得更成熟。
这种从权重到独角兽的风格变化,配合退市制度,会是一个市场大换血的新起点,同时也大概率会是一轮牛市的起点。
07
年牛市源自
4
万亿放水刺激,
15
年牛市源自高杠杆,
未来的牛市可能就源自A股自身的质量提升和变革!
每日坚持原创不易,免费服务广大股友是我们的信仰!纯客观,无私货,没有广告,没有软文,清爽直接是我们的本色!
朋友
们的鼓励与支持是我们的动力,请多多点赞,转发,分享,让更多的股友多一些参考,少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