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羊毛工作坊
零壹财经旗下新媒体。当世界在做加法时,我们为您做减法。金羊毛工作坊,扣动财富的扳手,投资者的私人定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羊毛工作坊

新华社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三大定调

金羊毛工作坊  · 公众号  · 羊毛  · 2018-07-31 00:38

正文


金羊毛工作坊

投资者的私人订制

导读:新华社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三大定调


原标题: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

来源:新华网


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


2018年行至过半,从统计数据看,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表现总体稳定,但也出现局部投资投机抬头的苗头。眼下,楼市调控正处于向长效机制完善落地的过渡关键期。当此之际,各地应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为“接棒”房地产长效机制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据记者初步梳理,上半年各地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累计200次左右,实施限售的城市约50个。调控地域不断拓展,一城一策,差别调控,查缺补漏,过热必究,强力度的密集调控彰显“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同时,围绕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房地产长效机制,许多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北京、上海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目前两市都已出台管理办法;广州、深圳等12个人口净流入大中城市正在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在13个城市启动集体土地上建设住房租赁试点。


需求侧与供给侧共同发力的调控“组合拳”为楼市稳定创造了积极条件。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总体稳定,三线城市上涨势头得到抑制。其中,北京二手房同比价格从去年10月份起到今年6月份出现了连续9个月负增长,环比也保持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


“一线楼市调控效果显现,限价、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同时,一线城市不断从供给侧探索新路子,使市场预期更加理性,出现了积极变化,为其他地区楼市调控提供了经验和新思路。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楼市总体稳定下,部分地方投资投机现象抬头,局部市场出现升温。


据记者近期多地调研,有些地方用一线城市或某些地域更高房价进行比对,认为本地房价属于价值洼地,比价心理助长调控“松口气、歇歇脚”“让房价再飞一会儿”的心态;有些地方出台“人才政策”,由于门槛过低,客观上存在绕开限购政策的漏洞;还有些地方出台购房摇号政策本意体现公平,但一二手房房价倒挂的现实刺激潜在需求提前透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110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土地成交价款5265亿元,同比增长20.3%。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房地产业高度关联,经济增长、财政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


房住不炒,攻坚克难。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才能有效遏制投机炒房,阻断楼市过热苗头。


对投机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监管层应保持持续高压。住建部等七部委今年下半年将在包括北上广在内的30个城市里集中整治楼市乱象,打击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这有助于防范市场风险,从各个环节落实“房住不炒”目标。


地方政府应坚定不移承担调控主体责任,从供需两端精准发力,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一方面抓住供需矛盾,拓宽调控思路,调整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坚决遏制投机炒作。增强调控的可预见性,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放弃对土地财政的“饮鸩止渴”。


房住不炒,军令如山。对于热点城市、潜在热点城市、特点周边城市需要重点监管,而对于工作不力、市场波动较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则应予以坚决约谈问责。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加快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推进财税、土地、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是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和百姓实现住有所居的关键之举。


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二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一城一策”精准发力,全国楼市总体平稳运行,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一些开发商炒买炒卖、哄抬价格、诱导购房者规避政策,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市场稳定,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推波助澜。改善和创新楼市调控手段,精准出击,是巩固楼市调控成果的当务之急。


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看出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对落实“房住不炒”要求认识仍不到位,个别城市发展理念陈旧,对于市场炒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希望炒高房价拉高地价,由此增加卖地收入推动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没有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仍希望依赖房地产业挣快钱,解决结构性矛盾乏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进展缓慢。


今年以来,一些城市出台的因地制宜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热点城市升级调控措施“堵漏洞”。成都限制“假离婚”购房,杭州等地限制企业购买住房,南京严惩囤积房源倒卖“房号”,海南严查“骗取购房资格”,长沙掀起“反炒房”攻坚战,海口、三亚住建部门通过严查严打骗取购房资格行为,查处了一批中介和几十名中介人员,起到了打击一起,震慑一片,稳定一方的作用。


深圳市多部门出台“三价合一”政策,力求遏制“阴阳合同”现象,有效打击了投机购房现象一度抬头的趋势。所谓“三价合一”,就是二手房交易中的所有价格统一,包括成交价、评估价以及网签价,并且按照这个价格来计税以及申请贷款。通过“三价合一”杜绝大部分“阴阳合同”,从而去除高杠杆和不当牟利。深圳市房地产调控以前曾经较为宽松,炒房行为比较常见。今年以来,深圳市严格执行各项调控政策不放松,房价实现连续20多个月稳中有降,给予高杠杆炒房者一次深刻的市场教训。


住建部等七部门今年下半年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房地产广告”等多个方面。当前,热点城市需要正视自身市场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借鉴其他城市探索出的有效做法,织牢织密防炒房的政策之网。


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长远看,还需加强部门间常态化的协作机制,完善房地产交易和租房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促进市场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三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持续政策发力之下,全国楼市整体平稳。但不同城市分化加剧,不少三四线城市楼市、土地市场出现双升温苗头。在此情形下,楼市调控应从紧从严、精准出击,增强预期引导,加强秩序整顿,谨防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风险聚集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6月,在70个大中城市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6.0%和4.3%,涨幅均与上月相同。丹东、遵义、南充、贵阳、大理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出现9%以上同比增幅。


同时,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量价齐升。机构数据显示,受监测的300个城市中,三四线城市上半年土地出让金增幅较大,成交楼面均价、土地平均溢价率等数据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专家分析指出,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除了周期因素,也受到货币、金融、土地、人口等因素的作用。


具体来看,2016年以来,一些地方在房地产市场发生变化、商品住房库存已经不多的情况下,没有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仍然偏高;受一二线城市调控政策的挤出效应影响,需求管控比较松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攀升;一些三四线城市成为就近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地,需求增加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供应。


品牌房企布局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同样是推动三四线楼市上行的因素。同策咨询的数据显示,十强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额集中度,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由13%提升至25%。


针对市场波动,部分三四线城市收紧调控,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阻断不理性升温蔓延。丹东等城市继续上调首付款比例;宜昌、三明、徐州、西双版纳等城市发布“限售”政策;进入7月,佛山、临汾、大理、唐山、枣庄、西昌等三四线城市,出台了调控政策和措施。


对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政府调控应加强预期引导、警示风险。专家表示,部分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速整体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整体来看人口仍在流出,其房价上涨从根本上缺乏支撑。


记者调研发现,三四线城市分化正在加剧。一些边远地区、人口外流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仍有部分库存;一些环京、环沪等热点三四线城市在严厉调控下,楼市趋稳;一些三四线城市,多方因素推动楼市升温,但住房有效供给不足,仍然面临上涨压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