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大规模撤走援华专家的同时,也中止了代印人民币工作。更下作的是,苏方还利用手中的印版制作假币,通过新疆和东北边境投放到我国境内,扰乱我国金融市场。北方邻居翻起脸来,会立马从忠厚慷慨的老大哥,变成獠牙咆哮的北极熊。
苏联在为中国印制第二套人民币时,为了垄断对中国的印钞权,对我国购买印钞设备、印钞技术横加阻拦,强令东德停止向中国出口先进的“奥尔洛夫”集色印钞机。
中国年轻技术员李根绪在向苏联专家讨教印钞机技术,就碰了个闭门羹:
“这是仅次于原子弹的绝密技术,不能外传 。
”
李根绪的民族自尊心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在柳溥庆、沈永彬、陈宏阁等印钞专家的支持下,他夜以继日的钻研,最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国产印钞机。
这也成为第三套人民币得以发行的技术基础,朱德总司令很是为此自豪,放出豪言中国印钞“要为世界人民服务”。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于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了7种面额、8种底版、9种票券。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5元炼钢工人券,钞票正面中间是炼钢工人生产图,两侧以松柏、杜鹃花相衬,背面是露天煤矿图。
票面人物栩栩如生,画面细节丰富,曾在一次国际钞票界的评比中,被评为“世界纸币精品”。
精美的“炼钢工人”5元面额的人民币
但5元券的设计者侯一民,当时却吃了不少苦头。
这位师从徐悲鸿的央美老师,亲下鞍钢、首钢体验生活。
通过对炼钢工人的细致观察,侯一民将鼓风机把搭在工人肩上的毛巾吹起来这种细节都进行了深度还原,这才有了这张传世之作。
“炼钢工人”素描
但让侯一民万万没想到的是,5元券背后辽宁抚顺露天煤矿上的大铲车是苏联造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此被带上“崇洋媚外”的罪名。
更为严重的是他设计的红一角券,由于人物形象全部“自左向右”行走,被认定烦了严重的右倾错误,为此受尽了苦头。
第三套人民币直到2000年7月1日才停止流通,在我国市面上共流通了38年,是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这38年见证了我国从贫困走向富强,从“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峥嵘岁月之间,第三套人民币见证了亿万中国人悲欢离合,凝聚着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复杂情感。
它也是我国第一套完全自主设计、印制的货币,结束了依靠外国人印钞票的历史。
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人民币本身其实也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融绘画、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央行旗下机构与腾讯合作,普及人民币知识,在微信公众号“中国印钞造币”、“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发布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值得一看。
比如,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是,第三套人民币中有过一张印制完成、未曾发行过的人民币,这就是有“铁人”王进喜的两元券。
票的正面正是“铁人王进喜”的肖像,背面是建设中的大庆油田。
据说,此币原来准备在1976年10月发行。
但时逢毛主席去世和粉碎“四人帮”等重大历史事件,因而发行被耽误,最终没有流通。
王进喜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这里没有兑现。
“铁人王进喜”两元券
王进喜两元券是第一次有确定的历史人物登上人民币!虽然最终没能发行,但确实曾经存在过,如今一些拍卖行还能看到这枚人民币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