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复方降脂药的首仿争夺战进入白热化,或将重构心脑血管用药市场的格局。
近日,科伦药业与齐鲁制药不约而同地递交了4类仿制药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I)的上市申请,且均已获得受理。
据悉,赛诺菲原研的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I)是一种新型复方降脂药物,凭借其显著的降脂效果和卓越的安全性,在市场上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是首个在欧盟获得批准的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于2023年作为5.1类新药(原研进口)引入我国,填补了国内降脂复方制剂的市场空白。
国内药企同样嗅到了降脂复方制剂的商机,在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I)仿制药申报方面,除了齐鲁制药和科伦药业,浙江诺得药业、石家庄四药、北京福元医药、山东朗诺制药、南京正大天晴制药以及韩美药品等多家企业,均已按照新注册分类提交了该药物的仿制申请,目前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审评审批流程之中。
业内人士指出,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已成为临床血脂管理策略的主流趋势,而复方制剂则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治疗选择。复方制剂的研发并非简单的成分叠加,即“1+1=2”的直观组合,而是需要跨越较高的制剂工艺技术壁垒,这无疑对研发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心血管疾病是国民健康的头号威胁,其元凶之一便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居高不下。近年来,中国高LDL-C血症患病率持续攀升,尤其是在已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人群中,LDL-C的达标率竟仅为6.8%。因此,尽早将LDL-C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于延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降低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明确指出,患者应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实现相应的LDL-C靶目标值,且ASCVD患者需实现靶目标和降幅大于50%的双达标,其中LDL-C降幅大于50%被视为斑块逆转的起点。然而,中等强度他汀单药难以达成这一降幅目标,为此,国内外多个指南均推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协同降脂。
赛诺菲开发的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正是这样一款由瑞舒伐他汀(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和依折麦布(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它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全面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LDL-C、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水平,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血脂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持。
临床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治疗6周,即可在瑞舒伐他汀10mg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LDL-C 27.02%。与他汀和依折麦布自由联合(FCT)相比,更能进一步降低LDL-C 14%,达标率也显著优于FCT组。此外,该复方制剂还能较自由联合提升依从性2倍,并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42%,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
2014年7月,赛诺菲的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在欧洲通过非集中审评程序批准上市,商品名为Zenon。自上市以来,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I)凭借其显著的降脂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赢得了临床实践的广泛认可和好评。2023年12月,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作为5.1类新药(原研进口)引入中国,填补了国内降脂复方制剂的空白,为众多血脂异常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被正式纳入《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患者。作为我国首款上市的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单片复方制剂,该药在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纳入医保,正以“中国速度”让更多ASCVD患者从中受益。
数据显示,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中的单方制剂依折麦布片和瑞舒伐他汀相关制剂,在国内医院2023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5.41亿元和26.93亿元。而在临床上,单片复方制剂可以减少服药频次和数量,其在便利性和依从性上的优势,可以在血脂管理这场“持久战”中发挥出更高的临床价值。毫无疑问,以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为代表的单片复方制剂开启了国内降脂新纪元,也在酝酿下一个重磅降脂药品种。
弗若斯特沙利文行研报告显示,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持续攀升,已经从2014年的69.8百万人增至2018年的82.6百万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1.1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及患病年轻化趋势加剧,降血脂药的用药需求持续扩大。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血脂调节剂市场方面,近年来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血脂调节剂(化药+生物药)销售额均超过200亿元,其中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占比超七成。具体来看,辉瑞的阿托伐他汀钙片以约2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钙片销售额超过30亿元,而安进的依洛尤单抗注射液销售额增速更是超过80%,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血脂调节剂(化药+生物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而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自获批以来,市场潜力巨大,凭借其优异的协同抑制功效及更高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已成为国内各大药企竞相追逐的大品种。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伦药业和齐鲁制药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
科伦药业作为大输液龙头企业,近年持续加码复杂制剂研发,早在2021年即完成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的BE试验备案,其申报进度领先齐鲁制药3个月。通过采取“原料药+制剂”全产业链布局策略,科伦药业的瑞舒伐他汀原料药已通过FDA认证,为制剂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齐鲁制药则依托集团研发优势,采取“专利挑战+工艺创新”双轨策略。据悉,其采用微粉化处理技术使依折麦布溶出度提升15%,并创造性开发多层缓释片结构,这一技术突破或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而在科伦药业和齐鲁制药之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二十家企业以4类注册分类报产,目前均在审评审批中。其中,较早期申报的企业有石家庄四药、北京福元医药、浙江诺得药业以及山东朗诺制药,以上4家企业已于2024年5月前报产,按照审批周期6-18个月来看,上述企业或将于近期拿到结果,首仿之争花落谁家将拭目以待。
事实上,在降脂药物市场中,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I)的同适应症药物众多,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然而,与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I)相比,这些药物在降脂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人们对血脂管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新型降脂药物的研发成功,传统降脂药物的市场份额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全球视野来看,复方降脂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以美国市场为例,复方降脂药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了整个降脂药物市场的32%,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复方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市场需求。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中国市场对于复方降脂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行业内观点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发展,降脂药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科伦药业、齐鲁制药等头部药企的加入,将会促使国内复方降脂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