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证券投研成果及营销平台。第一时间洞悉行业资讯,深度探寻投资脉搏,竭力打造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骏景农业  ·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变化莫测的自然美景,你了解多少?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投研新声】12月政治局会议的九大要点;美股跟踪:特斯拉深度专题(一)(20241211)

德邦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11 07:00

正文

特别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德邦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 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德邦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点击收听 VOICE OF RESEARCH


HOT

今日重点内容推荐


张浩 宏观组组长

S0120524070001

【德邦宏观】 12月政治局会议的九大要点

核心观点:


一、2024年全年目标顺利完成。 会议指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的压力有所体现,我们认为增长压力的背后是当前宏观经济以“制造立国”对冲“去地产化”,表现在经济数据上是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上行对冲消费增速较缓和地产投资下滑,随着地产投资占比下降,“去地产化”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有望减弱。以926政治局会议为起点,政策节奏或是动态校准、逐步发力,后续经济的现实重在创造需求的可能性,支持消费、支持投资等创造增量需求的政策措施可能是更有效的。


二、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我们认为,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大概率仍在5%左右,一方面,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两步走”实现2035年远景规划的首个五年收官之年,2025年对于高质量完成规划中设定的目标和任务至关重要;另一方面,2025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也可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同时,考虑到美国政治新周期可能带来的逆风影响,因此明年我国有可能提前布局“十五五”项目,特别是在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战略腹地建设等方向。


三、稳住楼市股市是关键,促进预期、内需和价格三稳。 会议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我们认为,稳住楼市股市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稳预期,股票市场是稳预期的重要工具,也是预期变化的晴雨表。其次,稳内需,缓解房市股市的负财富效应问题,或有助于内需的企稳,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提振效果。再次,稳价格,改善负财富效应有望带动内需回升,推动核心CPI的回升,改变长期通胀中枢,对通胀预期也有所改善。


四、防范外部冲击,关注汇率、股市和单边制裁。 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我们认为,特朗普即将上任意味着中美将进入政治新周期,重点关注汇率、资本市场和科技制裁三大方面。1)汇率方面,美国或通过宽财政对经济韧性和美元指数形成支撑,从而进一步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我国可能会通过增量政策逐步出台和基本面渐进改善来促进汇率企稳;2)资本市场方面,特朗普或延续“推特治国”风格不断制造中美摩擦,这可能通过风险偏好层面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我国或继续多端发力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3)科技制裁方面,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拜登政府的基础上对中国施加更加全面的科技制裁,以此来限制我国科技发展,重点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进程是否会出现超预期发展。


五、科技是战略博弈主战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会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和“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政策逻辑来看,各类政策协同发力、更加向科技领域倾斜或是经济转型和大国博弈的需要,科技创新主线或是围绕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落地的渠道。从政策实践来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正在通过标准调整和提升的方式展开。


六、打好政策组合拳,关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我们提示重点关注三个方向:1)关注财政货币协同发力,降准、降息将推动货币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流动性环境料将持续改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则重在提升使用效率,货币环境的宽松是各项宏观政策能够协同发力的前提。重点在于广义财政扩张带动社融改善、促进信用扩张并以此带动经济修复;2)如何理解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其一是新工具,类似924会议以来的政策措施,重在运用一系列新工具来解决现阶段问题。其二是新空间,潜在的新制度设计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其三是新变量,价格因素和预期变化或将被纳入宏观考核之中,逆周期政策也会从这两个方向加以把握;3)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是关键,前瞻性在于“防患于未然”,而有效性则关注政策落实效果,重点在解决这两年内政策效率不高的问题。


七、防范化解重点风险,以发展促进风险化解。 会议要求“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针对潜在风险,已经有一系列政策予以应对,12万亿化债方案,补充国有大行核心资本,未来预计仍有更进一步的方案来进行风险化解。我们认为,防风险不等于“不作为”,以发展促进风险化解才是关键。我们提示重点关注广义财政扩张过程中,央国企及地方政府积极性改善后,带动政策性银行扩表和信用债净融资显著改善。


八、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我们认为,多措并举大力提振消费可能从稳楼市房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型城镇化和银发经济四个方面发力:1)稳楼市房市降低负财富效应;2)我们预计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或将延续;3)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方案已经出台,“落户大礼包”或可通过补贴形式改善低收入人群收入;4)促进银发经济,推动财富代际转移,改善中年群体收入占比。


九、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要坚持求真务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协同联动,加强预期管理,提高政策整体效能。我们认为,加强党的领导是通过行政化方式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进而能够自上而下将经济层面的政策部署逐级落实,以实现政策效能更好的逐级穿透。后续关注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对会议精神的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政策部署,预计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会充分学习会议精神并分别召开部门2025年工作会议和2025年各地方省级两会,后续建议关注各部委和各地方更进一步的政策部署与落实情况。


风险提示: 国内财政、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显化;房地产市场超预期走弱


摘自研报:《12月政治局会议的九大要点》(点击可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41209


陈涵泊 计算机首席分析师

S0120524040004

【德邦计算机】 AI终端王者之路——美股跟踪:特斯拉深度专题(一)

核心观点:


业务:新车型带动收入增长,规模效应提升利润率水平


公司从造车业务起家,从高端车型向下逐步拓展了Model S/X、Model 3/Y、FSD、储能和光伏、超充产品线。 2023年公司收入达到967.73亿美元(同比+18.8%)、毛利率18.44%(同比-7.35pct)、净利润149.97亿美元(同比+19.44%)、净利率15.47%(同比+0.02pct);2024Q3公司单季度收入达到251.82亿美元(同比+7.85%)、毛利率19.84%(同比+1.95pct)、净利润21.67亿美元(同比+16.95%)、净利率8.67%(同比+0.63pct);


公司当前收入以汽车业务为主, 2024Q3汽车业务收入200.16亿美元(同比+2%、环比+0.69%),销量46.29万台(同比+6%、环比+4%),整体毛利率20.11%(同比+1.42pct、环比+1.65pct),马斯克预期2025年销量同比增长20-30%,同时2025年上半年开始提供更实惠的车型(以单纯减配和成本控制为主的型号);


FSD v12引领端到端技术突破,v13发布在即,有望在2025年Q2安全性上超越人类。 2024Q3,公司确认了3.26亿美元的FSD收入,包括Cybertruck和某些功能,如智能召唤(Actually Smart Summon);公司递延收入(FSD、互联网接入、超级充电等软件订阅及服务)达到36.1亿美元(同比+10%、环比-1%);马斯克在2024Q3业绩会上表示,FSD v13预计干预间隔里程数将大约增加506英里,而干预间隔里程数为12.5英里,从全年来看预计干预间隔里程数将至少迎来三个数量级的提升,并且预计这一趋势在2025年将持续,内部预计在2025年Q2将比人类更安全,然后继续快速改进。


复盘:市值以造车业务为基本盘,呈明显周期性


2010-2016年,Model S/X中高端车型起步期: 2013Q1,公司以“硅谷模式” 而非“底特律模式”来制造的豪华车Model S成为爆款,公司市值从不到18亿美元最高上涨至接近350亿美元,6年18倍涨幅;


2017-2018年,Model 3性价比车型起步期: 2016Q3,公司宣布即将在2017年量产性价比车型Model 3,市场预期将凭借性价比优势放量,公司市值从不到400亿美元最高上涨至600多亿美元,半年市值将近翻倍;


2019-2021年上半年,Model Y量产交付及中国市场快速放量期: 2019Q3,公司宣布Model Y将于2020年夏季投产,同时上海超级工厂提前开始试生产,公司季度利润回正,forward PE从启动前的60倍大幅提升至1月的180倍,公司市值从2019年450亿美元左右最高上涨至2021年1月8300亿美元左右,一年增长17倍;


2021年下半年-2022年,FSD订阅制转型期: 2021年7月,公司新推出智能驾驶FSD的订阅模式,市场开始对Saas商业模式产生预期,估值从6月的90倍提升至11月的145倍,市值从最低6200亿美元左右最高拉升至1.2万亿美元,增速90%+;


2023-2024年,生成式AI+机器人概念拉升期: 2023年1-4月,公司23Q1销量42.29万(同比36.42%),开始第一波估值修复,forward-PE从不到20倍提升至30倍,市值从3500亿美元拉升至5200亿美元(+45%);2023年5-7月,ChatGPT+英伟达开启了生成式AI浪潮,公司forward-PE从30倍拉升至7月的60倍,市值从5200亿美元提升至9000亿美元(+70%);2024年4-7月,24Q1销量38.68万(同比-8.53%),基本盘逐步稳固, forward-PE从45倍拉升至75倍,市值从4600亿美元上涨至最高8000亿美元(+70%);2024年10月末发布的三季报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随后马斯克高调支持的特朗普当选,市场开始预期自动驾驶和AI监管将放松,公司forward-PE从65倍提升至100倍,市值从最低6300亿美元拉升至1.1万亿美元(+77%)。


风险提示: 上游零部件价格波动及生产成本的风险,中游竞争加剧风险,关键产品和服务降价风险,中游新车型量产交付节奏、下游实际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Cybercab、robotaxi、FSD、Optimus等关键产品和服务的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经济、利率等宏观环境风险,美国政治风险,外部地缘政治风险等。


摘自研报:《AI终端王者之路——美股跟踪:特斯拉深度专题(一)》(点击可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41210


NEW

其他研究报告一览

【德邦宏观】CPI缘何显著低于市场预期?
【德邦海外市场】通胀预期分化,静待数据指引
【德邦固收】基金保险抢配,利率下至1.95%
【德邦食饮】经销商大会传递信号,建议把握年底布局期
【德邦医药】创新器械支付环境有望改善,哪些产品值得期待?
【德邦汽车】11月初步统计乘用车市场零售244.6万辆,以旧换新下重卡11月销量环比增长至6.9万辆
【德邦汽车】自主乘用车份额持续提升,Robotaxi+机器人产业趋势愈发清晰
【德邦电子】领益智造(002600.SZ):拟并购江苏科达,强化汽车业务布局
【德邦化工】10月民爆复苏态势延续,看好板块投资机会
【德邦有色】盛达资源:风起青萍,好事发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