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退出历史舞台。
1966年全国通用粮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很多人认识粮票,就是从这张粮票开始的。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有极大的收藏价值以及升值空间。
此藏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壹市斤/半市斤/叁市斤/伍市斤,尺寸不一。正面左上印有“中华人民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左边或中间为面值“壹市斤/半市斤/叁市斤/伍市斤、下方为发行日期“1966”。背面均印有“使用说明”,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红印公章。按照当时的规定,此票全国购买粮食使用。这组粮票为我国粮食困难时期,特定历史的证据,外表保存的极好,值得收藏。
粮票和邮票纸币有着相似的性质,其重要性甚至略高于后两者,但是存世量不可与前两者相比较。综合近几年的收藏行情来看,全国粮票是最适合投资者投资的品种之一。粮票板块也是中国诸多收藏板块中未经炒作的,其蕴含的经济价值一定能被有远见的投资者发掘,而全国粮票作为粮票的龙头必定大放光彩。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短缺,老百姓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全国许多地方发生了饥荒。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迅速在全国主要城市实行以票证为主的配给制,对生活必需品进行按人按户的定量控制。对于收藏者来说,只要把握好粮票收藏原则,未来前景十分可观。有一部分的粮票在收藏界就拍卖出上百万的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