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长男朋友
银行第一自媒体!百万金融人的聚集地,你懂的,关注就对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行长男朋友

315曝光某银行欺骗储户买保险...

行长男朋友  · 公众号  ·  · 2025-03-19 1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今年的 315 晚会上,央视曝光了很多触目惊心的事件,比如翻新卫生巾,啄木鸟平台乱收费,“电子签”高利贷,骚扰电话产业链等等。

每年的 315 ,都是各家企业万分担心的一天,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幸榜上有名了,其震慑力还是挺厉害的。

某报社在今年的 315 这一天就曝光了蓝色行与某保险公司联合设局,把“存款变保险”,蒙蔽储户的行为。

在曝光这一事件的措辞中,某报用了非常犀锐的词语: 合谋,欺骗,吃相难看,夸大保险收益等等。

具体来看,在今年 2 月的时候,记者在湖北武汉某蓝色行调查发现:银行网点有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驻场,并任由他们冒充银行的工作人员向前来办银行业务的储户们推销保险,而且在推销过程中,这些假冒的银行人会使用一系列的营销话术,比如夸大保险收益,隐瞒保险的不利条款等行为来促进保险成交,更有甚者,把储户的私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存款等情况)泄露给保险公司。

不知道是不是被任务逼的上头了,蓝色行这些行为明显就是违规了。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等非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在商业银行营业场所从事保险销售相关活动。 (这家银行竟然公然允许保险公司人员入驻?还假冒银行人员。)

此其罪一也。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中明确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夸大保险收益,隐瞒保险的不利条款便是违反了此管理办法)

此其罪二也。

把储户的个人信息没有得到允许就泄露给保险公司。

此其罪三也。

相信广大银行基层都对保险深恶痛绝,我们有多少保险是卖不出去,最后员工自己掏腰包买的?

银行要增收,要利润这无可厚非,但是能不能不要下强制性任务?“愿者上钩”不行吗?储户有兴趣自然会问,为什么一定要用“手段“来促成交呢?

这中间到底肥了谁?

那么问题来了,银行能不能不卖保险?

你要是去问柜员,他不想卖。

你要是去问大堂经理,他不想卖。

你要去问理财经理,他不想卖。

你要去问客户经理,他不想卖。

你要去问行长(网点),他也不想卖。

但是再往上,就不好说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并购潮风起云涌,在线教育如何笑傲江湖?
8 年前
方远读书  ·  【一言】
7 年前
D5大生活  ·  捡到一双黑丝,进入一段孽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