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金子的渴望从古至今,而“
克朗代克淘金热
”更是把这一渴望发挥到极致。1896年,探矿者George Carmack在加拿大克朗代克河附近发现金矿脉,黄金大量涌现在河边的消息马上传遍美国,十万多人蜂拥而至梦想一夜暴富。
在意大利也有一个“克朗代克”,位于皮埃蒙特大区西北部,拥有“古代世界最大的黄金矿床”的Bessa露天金矿。
自公元前2世纪就开始运作,生产了大量的货币、珠宝和其他艺术品,无形中扶持了古罗马帝国大业。
直到20世纪中叶,附近的Anzasca黄金山谷,地下金矿仍在开采;但对于在阿尔卑斯山谷的劳工来说,淘金是一段噩梦。
因为黄金山谷有另一个名字:“寡妇和孤儿的山谷”。
他们被黄金引诱到这里,然后才发现要对付坚硬的花岗岩,寒冷的天气,各种突发状况和粉尘的致命伤害。
“黄金需要使用氰化物进行提炼,这是一个重金属污染的危险工作,许多人因黑肺病而死亡。Riccardo Bossone先生说道,他是金矿Guia (Miniera d'Oro della Guia)的拥有者。
“劳工会早早的死去,而且大多数人心知肚明,这真是一场悲剧。”
Guia金矿运营200多年直至1945年关闭,它仅仅是该地区大大小小的金矿之一。
矿山内部隧道
盘根错节,绵延数百公里。
Guia现已变成博物馆,人们可以参观隧道了解其中的历史,官网:http://www.minieradoro.it
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的挖掘,皮埃蒙特大区的黄金矿藏没有耗尽,加之不断有人爆料自己在此找到黄金,每到气温转暖来自全世界的“淘金者”一波又一波的涌来。
图片来自nytimes.com
现如今皮埃蒙特大区的金矿受到法律保护,禁止机械开采,在河流里淘金被允许但限量5克,而且必须使用平底锅。
淘金者多半聚集在Bessa金矿旁的Elvo河边,采用最传统的工具,弯下腰来细细找寻。
当然还人们来这里还为了参加世界Goldpanning锦标赛。
图片来自nytimes.com
选手自带工具,尺寸深度凹槽数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必须合乎规定。而俗称“法拉利锅”的扁平轻型锅受到好评。
兴奋的参赛者踩在齐膝深的泥水中,淘着泥沙石子,然后小心擦干,对着阳光寻找星星点点的黄金。
图片来自nytimes.com
那些河里的淘金者也在太阳底下努力着,远远望去没有人使用金属探测器,因为意大利河流中的金子太细了,根本探测不到。
“美国淘金热的故事有够坑爹,让人们认为
可以
从河流轻松中淘到数盎司的黄金,其实这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的艰苦工作。” James Linnett吐槽到。
图片来自nytimes.com
“有些人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冒出念头,好像河流和ATM机一样往外吐黄金。”主办淘金比赛之一的Arturo Ramella先生说道,“但在意大利,一般(河流里)找到的黄金只有面包屑大小。一些退休人士有空就驻扎在这里,有时他们能找到一点点,但不足以替代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