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叨叨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叨叨魅

跟着教育家学成长

叨叨魅  · 简书  ·  · 2019-05-18 22:29

正文

近日读王崧舟老师的书,里面提到了自己在专业成长上的一些具体的做法,觉得的确很实用。自己在成长路上需要向这些教育名家学习,扎实走好每一步。

第一招,“实录还原”。我喜欢收集课堂教学实录,特别是名师的实录,有代表性的实录。收集了干什么?把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必须整体关照实录,抽象提炼实录,很吃功夫。然后进一步,把教学设计还原成教学理念,很累,但是非常管用。这是一种逆向修炼的过程,跟禅宗里修白骨观想法有点相似。然后再往回走,你走得进去,还得走得出来呀,不然就会走火入魔。把理念再还原成设计,把设计再还原成实录,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样一个来回还原的过程,对于修炼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上得了天”——就是有思想,“下得了地”——就是有技术,帮助真是很大很大。

第二招,“情境填空”。这里的情境,还是来自课堂实录。所不同的是,对实录的研究需要留出空白,留给研究者以教学想象的空间。我研究过于永正先生的《新型玻璃》,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的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这个学生面有难色,想坐下去。)

好,到了这个地方你就得打住了,你不能再往下看了,你要做情境填空了。假如你是于老师,你怎么做?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景,你怎么办?带着这样的想法看那个实录和光盘,缺什么补什么。

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于永正先生是怎么做的呢?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我看你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很重要。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就是。但是叫我来个应急处理,我肯定到不了这个层次,这么一比,就比出差距来了。

生:(想了一会儿)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他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好,赶紧打住,不看了,情境填空,你什么反应?在这里定格,你想:如果是我,你什么反应?看实录最怕无所用心,一泻千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