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人际“冲突”起因是沟通不良?从认识自我开始反思 ​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8-10-28 20:00

正文

: 点击上方 恩典365 进入点击关注!


冲突真的起因于沟通不良?还是另有原因?

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真的是沟通不良造成的?事实上,起因于争竞与比较。若不认识自己的创造,便容易落入“争论谁为大”的冲突问题。



1. 令人充满诧异的问题


有部载了6名乘客的公交车,加上司机共有7个人,抵达第一站后,有3人下车、2人上车,再过一站,无人下车,3人上车,再抵达下一站,有2人下车、5人上车,再过一站,8人下车、10人上车,下一站又有2人下车、3人上车。请问到达终点站时,请问过了几站!?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充满诧异,因为众人以为他最后一定是问“多少人下车?”但同时也提醒众人“沟通”与“冲突”的症结点。很多的冲突都起因于没有好的沟通,也没有真正了解对方。

但我们一定会问,“上帝干嘛把人造得这么复杂?”复杂到我们难以彼此了解,甚至要我们合一。因为自己的心如何,自己不知道,怎么合一、彼此相爱?很多人没兴趣了解自己,但却非常喜欢了解别人,但往往发现,“ 你了解别人,别人也不一定会了解你,何况你不了解别人时,别人更难了解你。



2. 耶稣面对谁为大的冲突


因此,若不认识自己,就直接呼召成为门徒,会发生以下问题:

他们来到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门徒不作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 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 (马可福音9:33~37)

为什么门徒会争论谁为大?因为当时耶稣已透露:“我的国降临的日子接近了。”门徒开始动用关系,想争取自己的地位。雅各的母亲来跟耶稣说:“我两个儿子,一个坐你左边,一个坐你右边…”耶稣听见便难过说:“我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当下都说自己能,展现自己跟随耶稣的义气,正如我们信主后,往往都有过激情的时候,但门徒不明白耶稣所问的问题,反倒以为耶稣要问几个人愿意喝他的杯。

于是,耶稣转移话题再说:“谁能坐我左边或右边,不是我能决定的…。”这是我们在人与人的同工关系中需要学习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一有冲突就想马上解决, 但耶稣经常把冲突放下,以最好的时机来解决冲突

反观经文中,门徒在争论谁为大时,耶稣一问,门徒都不说话,因为耶稣的国日子近了,12个门徒到底谁排在最前面?然而,他们知道真理,也晓得在耶稣面前不该讨论,且知道彼此相爱,却不知道怎么面对冲突。

因此,人际关系中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 “在差异的关系中彼此相爱” 。这比两个失恋、失婚的人相爱还难,更可说只要有一样的情境,相爱比较容易,但这并非圣经所说“彼此相爱”的全部内容,还要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且接受人与人的差异,否则我们无法排除比较的心理,更怕的是,一比较便觉得自己很差。



3. 面对差异,从认识自我开始


门徒也很在意人的眼光。

他们知道不可争论,但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因为要承认自己做不到才是得胜的关键!”例如一个牧师在台上教所有人婚姻,结果牧师跟师母吵架,若有人知道,牧师的颜面何在?由此可知,我们会因为文化而产生比较,就连公开讨论个人景况与不该发生的道德问题都是一种罪过,如同那些在争论谁为大的门徒一样。倘若他们能像耶稣承认争论并解决冲突,情况将容易很多。

但他们都不愿承认,而选择“不说“,这是从亚当夏娃以来的老毛病。当亚当夏娃偷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后,上帝问了他们,他们不作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