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点击上方
"
网剧帮
"
↑
与互联网影视人在一起
【每一条微信直击网络影视产业】
很少有如是枝裕和这样的导演,在日本,他早已家喻户晓,但在海外,是枝裕和甚至比在国内更声名显赫。
1998年,由是枝裕和执导的
《下一站,天国》
以
一名之差
遗憾止步有日本奥斯卡之称的
“旬报十佳影片”
,但在另外三十多个国家上映时却好评如潮。
十年后,颇受学院派褒奖的是枝裕和代表作
《步履不停》
在日本有十五万观影人次,但在法国放映时,却是前者的2倍。
而在中国,是枝裕和更被看作日本当代电影的名片。不仅隆重举办过其专题影展,
他的散文集和小说在我国也拥趸无数。
今年,这位众多文艺青年心中的儒雅大叔,携最新力作
《第三度嫌疑人》
首度亮相中国银幕,让喜爱他的影迷欣喜若狂。
有人将《第三度嫌疑人》誉为东方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后者借蒂姆·罗宾斯之口说出了那句“希望是世界上最好的存在”,而前者则通过律师重盛和嫌犯三隅之间的博弈与较量让人们相信:
只有保有心底的那份柔情才能感知这个世界的异彩纷呈。
三隅高司,一个自认一无是处的小镇青年,在父母、妻子相继死于非命后,对未来彻底绝望。
随后,他杀死债主,将钱财搜刮一空后又对两人的尸体付之一炬。
三隅由此收监30年,因小儿麻痹造成行动不便的女儿惠为初中毕业就远走他乡,与三隅老死不相往来。
然而,重获自由不到一年,三隅又因谋财害命二度进宫。
与第一次命案后与律师交涉时的闪烁其辞类似,三隅对于新案也屡次更改证词。
他起先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随后在与一本杂志的对谈中,坦承自己杀人是受死者之妻美津江所托,并暗示与该女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而伴随另一位重要证人——受害人女儿咲江地打破沉默,案中案逐渐浮出水面。
死去的父亲从咲江14岁起便多次对其性侵,母亲美津江却始终置若罔闻。
同时死者生前所经营的工厂涉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用来历不明的廉价小麦粉以次充好,牟取暴利。
而更让案情扑朔迷离的是咲江与三隅居然相识,因为咲江小时候由屋顶跌落地面,腿部从此落下残疾,思女心切的三隅自然而然将其视作爱女的化身,而极度缺乏关爱的咲江也在与三隅的交往中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何为父爱。
两人初次邂逅的2月15日,川崎市一片苍茫,那天也是三隅女儿的生日,当他看见在雪地里艰难跋涉的咲江,立即提议能否和他一起用白雪做个生日蛋糕。
巨大的喜悦容易让人忘乎所以,自记事以来从未如此开怀的咲江在之后的闲谈中将自己的故事一吐为快。
由此事件性质急转直下,“三隅抢劫杀人案“到底是“替天行道”还是“本性使然”?
而导演是枝裕和自始至终都没有告知观众真相为何,他只娓娓道来诸多细节,不置评论,却自带玄机。
因为不想咲江在庭审中“自取其辱”,三隅不惜对先前的证词推倒重来。
这实在是一个骑虎难下的决定,因为根据日本法律,三隅的罪过只要承认杀人就不会判处死刑。然而事到如今,如果翻供就相当于前功尽弃,法院会因被告“无理取闹”和藐视法庭而执行最高刑罚——绞刑。
但是,鉴于三隅案没有其他目击证人,检方的指控也只是参考他本人的自白,再加之众人对他就是“杀人凶手”得先入为主,为节省诉讼经费以及完成法官断案的绩效考核,最终做出了权宜之计的判罚——执行死刑。
而这也让向来以为对法律熟稔于心的重盛陷入巨大的困惑。
三隅真得是凶手吗,此案中还有多少未解的谜团,我们的社会又该如何帮助这类边缘人群尽快融入日常生活,比起三隅这种“无可救药者”,那些道貌岸然或者推波助澜者是不是更加卑劣异常?
没有惊涛骇浪却时刻暗潮涌动,是枝裕和导演用自己数十年练就的魔法让观众紧跟他的脚步,深刻反思制度漏洞的同时也竭力探究从业者该有的行为准则。
《第三度嫌疑人》中扮演咲江的广濑铃三年前就被是枝裕和选中出演
《海街日记》
里的四姐妹之一。
巨匠面对新人,不仅全无“提携”之意,也没有零星干涉之举,至多说句“这么做试试看”,难怪日本娱乐圈盛传:这个幸运女孩用即兴表演和真情流露完成了偶像派向演技派的顺利转型。
《第三度嫌疑人》中的广濑铃
与其他大师级导演不同,是枝裕和更愿意站在演员角度思考一场戏的来龙去脉。
通常,他先向表演者描摹戏剧场景,只要演员情绪到位、刻画真实,他便会在愉快喊过的同时溢满褒奖之词。
以致和是枝导演共事多年的同仁,从未见其有面露愠色或提高分贝的举动,无论对方位高权重还是初出茅庐,是枝导演永远不卑不亢、温文尔雅。
是枝裕和导演在《第三度嫌疑人》的拍摄现场
谈及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导演,是枝裕和首推
侯孝贤
。
自然采光、静止长镜头的运用,热衷捕捉拍摄现场的偶然与随机,还有侯导鲜明的创作标配——无台本拍摄,都成为是枝导演一以贯之的风格和特色。
这一方面让是枝导演电影中的儿童都没有被现代文明扼杀的灵魂;另一方面相比其他电影得精雕细琢,是枝导演的影片更多出几分浑然天成。
因为没有现成剧本,《第三度嫌疑人》的男主——日本国宝级艺术家
福山雅治
,在剧中的癫狂一半来自角色本身,另一半则是被逼无奈,连导演都无法一锤定音的设定,福山雅治又怎能知道剧情的何去何从。
日本国宝级艺术家福山雅治在《第三度嫌疑人》中的表演让人难忘
孩童时代,是枝导演习惯将自己藏在爬满屋顶的牵牛花藤蔓后,观察过路行人的一举一动。
夏天,捉回菜青虫,放进水槽中,定时喂其新鲜蔬菜,几周后,菜青虫变成蛹,又过数日,化蛹成蝶的激动一刻就会震撼上演。
而与之相伴,身为早稻田高材生的是枝裕和,职业生涯早期深植纪录片领域,与各类严肃议题耳鬓厮磨,他关注因福利问题而自杀的官员和妇女,也报道集体抚养小牛三年之久的小学生,他客观记录环境公害事件中的对峙双方,也和日本第一位公开身份的艾滋病患者深入交谈……
这让是枝导演锻造出知识分子的深邃忧思与独特气质。
在《第三度嫌疑人》中,“罪大恶极”的三隅不仅没有面露狰狞,还透露出几分器宇轩昂
然而,无论题材如何沉重,日式幽默与真爱永存都是是枝导演作品不变的底色。
在《第三度嫌疑人》中,于紧张查案间隙,他还借一位主妇的心直口快,调侃邻居那位比夫君小两轮,夜晚震天动地的第二任妻子,重盛律师立即回应:真是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