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九点,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虎贲云集三军亮剑,一声声“为人民服务”响彻华夏大地。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受阅官兵列阵沙场,以战斗姿态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参加此次阅兵的共有45个方梯队,包括一个护旗方队,一个纪念标识梯队,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9个作战群,共有1.2万余官兵、600余台装备受阅,其中近一半的装备为首次亮相。
此次阅兵地点不同以往,而是选择在朱日和训练基地,地处边塞,铁流滚滚,烟尘弥漫,更为此次阅兵增添几分实战味道。
这次阅兵,不同以往的是所有曲目都是播放录音,不安排军乐团、合唱队,也不搞群众性观摩。此外,标兵不再穿礼服,而是迷彩服。就位方式也不是踢正步,而是采用跑步的形式。
用阅兵地面部队指挥协调组副组长、中部战区陆军参谋部训练处处长解新成的话就是“从头到尾充满了浓浓的硝烟味儿”。
阅兵开始前,朱日和训练基地曦光微现,演兵场一望无际。
上午八时许,受检阅部队已经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九点整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检阅车从一个个队列前驶过,部队兵士们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誓言气壮山河,汇成了强军兴军的激越交响
九点三十分,分列式正式开始。沙场点兵扬我国威,接下来就让日报君来带小伙伴们回顾一下阅兵式上的那些激荡瞬间。
护旗方队
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个军中官兵组成的护旗方队,护卫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17架直升机组成“八一”标识、24架直升机汇成“90”字样翱翔天际。
首先是陆上作战群震撼登场,空中突击梯队搭载精锐力量,突入作战区域。
随后“陆战之王”99A坦克“箭型”亮相,此前曾参加过3次阅兵的坦克方队头车驾驶员丁辉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出了这次阅兵的
“硝烟味儿”
,“以前阅兵为了展现气势,坦克火炮身管都是高高仰起。
但这次火炮身管的角度就是按照行军的标准设定,是一种实战状态。
”
行进中的坦克随车携带伪装网、背囊等物资,观瞄系统、作战系统均处于开启状态,也就是说这些坦克
“下了阅兵场就能直接上战场”
。
“战争之神”自行火炮方队、反坦克导弹方队依次接受检阅。其中反坦克导弹方队中的红箭-10多用途反坦克导弹是目前我军最新列装的反装甲武器。
接下来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方队依次进行检阅。
信息作战群:
特种作战群
248名特战尖兵脸上涂满伪装油彩。阅兵检阅的重点不是“帅不帅、高不高、齐不齐”而是那种全然时刻备战、毫不放松的状态。
防空反导作战群:
海上作战群
空中作战群
空中作战群翱翔天际,预警机、轰炸机、运输机、加受油机、舰载机、歼击机等梯队接连呼啸而至。
轰炸机梯队
——“空中战神”轰-6K飞跃阅兵场上空
加受油机战队:
舰载机梯队
歼击机梯队
由歼-20战机领衔,歼-16战机和歼-11B战机紧随其后。
综合保障群
反恐维稳群
战略打击群
最后出场的是由常规导弹、核导弹、核常兼备导弹组成的战略打击群,以雷霆万钧之势通过检阅台,展示了我国慑战、能战、止战、胜站的战略制衡能力。
至此阅兵分列式全部结束,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歼-20和歼-16的亮相。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第四代超音速隐身战斗机。这是其去年在第11届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之后,第一次以战斗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标志着人民空军向着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歼-16战机首次亮相阅兵场。它是为适应空军战略转型需要、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多用途双座双发战斗机。歼-16具有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和对海打击能力,是夺取制空权和协同作战的重要力量。
三军将士接受检阅完毕后,在检阅台前迅速集结,聆听重要讲话。
从“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歼-20战机”,90年间每一次阅兵都是解放军武器发展水平和国力国运的一个新窗口。
1949年开国大典第一次阅兵时,受阅部队只能配备“万国牌”杂乱装备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那时空军海军还没有完成组建,主要参阅的主力就是陆军,而陆军参阅的武器有日制、德制、英制等等,凑出的17架飞机也是美制和英制。
由于受阅车辆都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缴获的外国造旧品,甚至检阅期间还有一辆装甲车熄火,堵在前进的道路上。
当时的中国虽然落后,但进取的中华民族在90年间一直在不断驶进,积极增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到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时就已经实现了参阅武器的全部国产化!
国家虽安,忘战必危。
强军梦托起了中国梦,和平是靠实力来保障的!是这些可敬又可爱的人保障了我们这样的安稳盛世。正如朱日和训练基地的一句标语所说:
“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每一次阅兵,正步铿锵气势恢弘!每一次阅兵,国威军威万丈豪情!壮哉我中华!
(本图文综合自自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浪微博、央视新闻、上海发布、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