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机会,有的人能抓住,有的人却擦肩而过?
为什么同样的项目,有的人赚的盆满钵满,有的人却一事无成?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我去思考这个问题的起点,是我在《要事第一》这本书里面看到的一段话: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是我们决定作出反应的能力。
我们的反应蕴含着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我们无法改变我们会接收到什么样的「刺激」。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遭遇到同样的「刺激」后,会做出不一样的「反应」。
这边有两个重点:
1 对于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反面是,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没有选择
2 纠正自己错误的反应方式,就是成长
那么,我们要如何纠正错误的反应方式,获得成长,变强呢?
未经审视的人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每天花在思考上的时间特别少。
到点起床,穿衣服,刷牙,吃早饭,上班,回家,刷手机,睡觉。
我们不需要思考如何起床,如何穿衣服,如何刷牙,也不需要思考起床后要干嘛。
这些流程,已经深深刻在我们的大脑里面,会在对应的场景来临时,自动运行。
记住,是无论对错,它都会自动运行。
大部分情况下,除非得到了极端差的结果,只要不影响生存,我们很少会去审视这些流程的对错。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一个说法:「有的人,只是把一天重复了十年」。
这说的就是从未审视自己的「流程」,毫无成长的人的人生。
如果你想变强,你想有成长,就必须尝试去审视、纠正、改良自己的流程,或者说,自己的操作系统。
按个暂停
想要改变自己的操作系统,先得有意识地按下暂停键。
做的某件事情得到了不好的结果,就暂停下来分析一下失败原因。看看自己是哪里做错了,尝试得出一些更优解,避免下次再次踩坑。
做得某件事情得到了好的结果,就暂停下来分析一下成功原因。看看自己是哪里做对了,以求在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放大正确动作,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
遇到需要处理的事情时,别急着做出反应。暂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场景,想想是否有看过他人在类似场景的成功经验。然后,再做出反应,以求提高成功率。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是我们决定作出反应的能力。
我们的反应蕴含着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这段距离,经常会被我们遗忘。
按个暂停,是让我们感受这段距离,拉长这段距离,让自己更好地掌控这段距离的关键。
写作
道理不难,难的是执行。
那么,暂停键要怎么按呢?
写作,就是非常好的「暂停键」。
说实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每天的生活,都按照固有的模式,旧的流程自动运转,才是最节能的模式。
反之,思考,审视流程,改进流程,是非常消耗能量的行为。
所以,即使我们知道要按暂停键,但如果没有一个确定性的动作,我们很难想起来这事儿。
而写作,就是这个确定性的动作。
我这个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基本都是我在一天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写的。
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那么能写,哪里来的那么多选题。
说实话,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因为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不写虚的,只写自己做到的内容。
所以,每次提笔写作时,我都得逼着自己回忆自己最近的各种遭遇,各种决策,以及各种决策带来的后果。
这,就是「输出倒闭思考」。
为了写出实用的文章,我就必须停下来,把自己的经历翻来覆去地思考:
- 我遇到了什么刺激
- 我做出了什么反应?
- 这个反应的结果是好是坏?
-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那段距离,我是怎么选择的?
更进一步,如果我发现自己每天的「流程」,都已经被纠正得很好了,也和大家分享过了,那就意味着:我的生活虽然过得还行,但已经一成不变了。也就是说,我最近已经停止成长了。
为了让自己有新的东西可写,我又得逼着自己去突破舒适区,去迎接新挑战,以获取新的体验和思考。
这,就是「输出倒闭成长」。
写在最后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是我们决定作出反应的能力。
我们的反应蕴含着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变强的关键,就在于你得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掌控「刺激」和「反应」之前的这段距离。
而写作,是我用过的,帮助我们掌控这段距离的最好的工具。
这,也是我鼓励大家主动分享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之一。
出来做真实的分享,最大的好处,并不在于你可以获取多少资源,多少影响力,而是,你能借这个机会,给自己流程化的一天按下暂停键,好好审视自己的人生,进而让自己成长、变强。
希望,大家不要忽视这段距离。
更希望,大家能够夺回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比如,从给这篇文章写个评论开始。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