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光线传媒市值增加超百亿 ... ·  3 天前  
浙江之声  ·  《哪吒2》,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年底总结一下,2017年的行业剧都有哪些变化?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12-12 21:00

正文

点击↑蓝字即可订阅

源丨 广电时评(GDSP360) 文丨 闫伟

已获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今年的优秀行业剧在用艺术眼光描摹行业样貌、社会百态的基础上,基本都能够自觉植入人文情怀和审美关照,让作品浸润着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


作为近些年的热门类型剧,行业剧以聚焦某行业的发展态势、运行规律及职业特性为显著标识,让观众在享受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获得认知社会和励志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年,随着《外科风云》《继承人》《急诊科医生》《猎场》等剧接连播出,以及网剧《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的不断升温,行业剧时常成为业界和坊间的热门议题。 既要表现好“行业”,又要做好“剧”,是这一题材类型在创制中的难度所在 。纵观本年度行业剧的整体品相,成败得失往往取决于在处理二者关系上的艺术功力。



职业信仰和人性光亮是剧魂


究竟什么是优秀的行业剧?简言之,要把职场精神和人性温度不着痕迹地糅合起来。职场常常充斥着白热化竞争的冰冷与残酷,但这毕竟无法掩盖其间从业者们人性中的温暖和美好。如能实现这一硬一软、一冷一暖的深融互动,并从中升华出具有大众性和启迪性的人生真味、生活真谛、社会真知,作品便具备了成为现象级口碑之作的内容实力。



2017年的行业剧,尽管大多在专业性方面还存在纰漏, 在艺术表达方面不够尽善尽美,但至少能看出在立意层面的恳切


《猎场》将猎头职业的特殊性和人生情感的普遍性调和之后熔为一炉,把职场奋争表现得残酷却真实,把情场纠葛描写得跌宕却明亮。主人公郑秋冬被艺术手法区间化的四个阶段生命历程,各自颇具典型性地对观众产生了代入感和镜鉴作用,他身上承载的自尊自强、热血逐梦、善心处世等正能量元素随之直抵人心;《急诊科医生》对于急诊科这一医院里的特殊场域进行了真实还原,在制造视听与情感冲击力的同时,裹挟着人间真爱与大医精诚的阵阵暖流,让观众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真切体会医生的职业信念和人格操守;《外科风云》以精心的故事打磨,不仅昭示出健康和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还通过一桩陈年往事勾连起现实境遇,从中折射出相关人物在是非善恶面前的人性底色,并引导了泯仇化恨、以德报怨的人生价值取向;《继承人》在推进爱情线索的同时,表现出各方面对巨额财富时的喜怒哀乐、所思所为,展现了用良知和正义挽救迷失灵魂的可贵之举。



无论何种题材的电视剧,先立主脑,方可行远。各行各业是由万千从业者汇聚而成的,电视剧也是由一众角色建构而成的。因此, 行业剧之“行业”,终究是作为一种生态场为塑造形象、烘托剧魂服务 。可以说,今年的行业剧在用艺术眼光描摹行业样貌、社会百态的基础上,基本都能够自觉植入人文情怀和审美关照,让作品浸润着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百六十行  行行有故事


实事求是而言,我国的行业剧自诞生以来,主创的 视野始终趋于狭窄,选材过度集中于医疗、律政、刑侦等少数行业,除此之外的广阔领域较少涉及,长此以往难免让观众产生心理透支和审美疲劳 。2017年,不论是《猎场》聚焦的猎头职业,还是《特勤精英》关注的消防职业,亦或是《碧海雄心》描写的救助打捞职业,都是之前电视剧业界的冷门地带,这样的选题不但体现出主创的勇气和智慧,更显现其责任和担当。


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值得被客观而精彩地再现于艺术作品中,传播范围大、受众覆盖广的电视剧作品更需要全面涉猎,这既是对从业者和观众的双重尊重,也是电视剧人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对于业界自身而言, 很多编创者一边苦于寻找素材、痛恨原创缺失,一边又对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的行业发展视而不见 ,这实属不该。面对各色行业中未被触及的空白领域,电视剧创作者只要兼备苦学深研的意志定力与精益求精的艺术匠心,便有可能交出令观众满意的答卷。



也许有人要问:国外的有些行业剧也总是局限于个别行业中,为何常常也会风靡全球?这便涉及到“讲故事”这一剧作生产中的核心能力。其实, 每一行业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奥妙和趣味,都蕴藏着“好故事”的原料基因,关键看编剧、导演、演员等是否具有将其激活的本领。


今年,一部网剧《白夜追凶》成为“爆款”并非偶然,因为在“老生常谈”的刑侦题材中,其观赏性远远强于绝大多数同类作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让观众“白夜追剧”。该剧在人设和表演上将职业属性和男性气质进行了无缝链接,用一对孪生兄弟自证清白的离奇遭遇构筑了基本故事线,其间剑拔弩张的“内忧外患”、千钧一发的明暗紧逼等,保证了故事足够的烧脑程度和戏剧浓度,因而令观众追得津津有味。



此外,从去年的《谜砂》到今年的《卧底归来》等,在叙事格局、人物形塑、场面调度等方面,都在刑侦行业剧领域颇多可圈可点之处。实践证明,包括行业剧在内的所有电视剧创作者, 既要用心找故事,也要用功讲故事,二者缺一不可


“行业底色”还需着力深描


整体而言,当下的行业剧在创作倾向上还存在两点弊端:一是 焦点容易跑偏 ,举着行业剧的幌子打偶像牌、言情牌的多,而深入思考行业发展、精细描摹职场生存现状的少,导致很多所谓的“行业剧”变了味儿、走了样儿;二是 专业程度不够 ,对于屡见不鲜的常识性错误和明显纰漏,普通观众尚且吐槽连连,遑论善看门道的行家里手,这也是近年来屡遭诟病的沉疴痼疾。


再深入观察可发现,大多数行业剧里的角色, 家庭和生活属性过强,而职业和社会属性偏弱 。从他(她)们身上,往往只能看到丈夫、妻子、儿女、情人、闺蜜等的身份维度,却很难看到律师、医生、教师、学者、军人等的职业气质,若非在人设上早已贴好了职业标签,仅从台词与行动中绝难看出某类从业者所应有的素养和习惯。凡此种种,都暴露出了一些创作者有待端正的创作态度和理念。



好的剧作总是深植于火热生活,行业剧也不例外 每一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和规则 ,行业剧在创作中如果浅尝辄止,观众必然不会买账。只有怀着虔敬之心深扎于行业内部,躬身实践、仰观俯察,才能凭借经得起检验的内容实现口碑与市场的双赢。据称,电视剧《猎场》的编剧姜伟为了把故事写得地道,专门走访了跨国猎头公司、中小猎头公司以及职业介绍所,并反复研究真实的职场案例,从中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为剧作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电视剧《继承人》正是由于编剧本身便是律师,其能够凭借丰实的工作经验从自己的从业经历中精心挑选素材,因而使剧作赢得了“高专业度”的好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未来的行业剧发展理应将此奉为圭臬,在充满诚意地贴近社会的同时,于创作层面祛弊扬正、推陈出新,用扎扎实实的精品力作来回应时代嬗变、回馈观众期许。


E / N / D

原文标题:行业剧年度总评:主脑已立,行远可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