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经济史融入经济学的趋势,作者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考虑的要素包括初始条件、劳动市场结构,以及筛选机制等。
第一,初始条件大约在1950年代中叶发挥作用。首先,美国没有单独的经济史系,经济史家或在历史系,或在经济学系。而随着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其内部出现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历史发展证据的需求,可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建议,为增长理论提供事实基础。
第二,劳动市场结构是指学术劳动市场“世代交叠”(overlapping generations)的模式。学者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助理教授、获得终身教职。拿到教职的学者训练年轻学者(junior scholars),同时在任期和晋升方面对后进学者进行评价。而年轻学者必须使年长的学者相信他们具有优势,以便获得任职。作者认为,评价年轻学者是一种动态平衡,由学科领域内和领域外资深学者的互动组成,综合考虑年轻学者的专著或论文状况。
第三,筛选机制。二战前,经济学已经开始转向分析和定量,而在计量史学革命的早些年,博士训练的学科差异不如后来那么大。同样地,历史学短暂热衷于社会科学方法,但1970年代中叶后便很快放弃计量方法。而如今,能够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都需要掌握数学和统计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