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手指上方的蓝色字体“哈密伊州区微生活”
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此后白昼渐长,孕育来年春的希望。人们也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自古以来,
我国就有“数九”的民俗
,记录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为度过漫长的冬日,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游戏作为消遣,
《九九消寒图》便是其中一项
。
从冬至起,每天填写一笔笔画为九的字,写到九九八十一天后,寒冬差不多就过去了
,温暖的春天就要来临。
明代古籍《帝京景物略》记载,冬至这天,画一枝81个花瓣的素梅,不上色,“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这便是
“画九”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无穷无尽,但人们用“数九”的方式,
在漫长冬日期待春天的到来。
你可能想不到,
在唐代,
冬至竟是“法定节假日”
。专家介绍,这与汉武帝修改历法有关,汉武帝将冬至改为岁首,每年十一月即为新年伊始,可以说唐代
“冬至大于年”
!
杜甫曾在诗中写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人们都期盼着在这个阴阳交错的时节,感受自然带来的力量。
冬至要
躲寒、躲冷
,做好防寒保暖。不仅要把衣服
穿足,也要注意
头部、背部和足部
的保暖,避免受寒。
冬季暖足小技巧:
可以多做踮脚运动、足部按摩,这些方法可以活动经络,加强血液循环。
衣服里层和皮肤间的温度保持32~33℃,缓冲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出门
戴帽子、穿棉鞋
,老年人一定要穿好贴身的
保暖背心
,避免风寒从背部侵入脏腑,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要“养”
冬至要注意
养心、养肾
,做到静心少虑,保持心态平和。
适当
早睡、晚起,增加睡眠时间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
午饭后小憩一会儿,
有利于人体阳气潜藏和阴精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此外,可以选择在阳光下适量运动,
运动时间可选择上午
9~11点、下午2~3点,
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
,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戳视频,快来跟练八段锦↓↓
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初生之时,养生需从滋阴护阳入手。冬季天气寒冷,睡前1小时,
可以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
有助于脚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得到放松,使入睡更加容易,睡眠质量也会更
好。
冬季泡脚可以怎么“搭”?哪些人不适合泡脚?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冬至要“补”
冬至是进补的好时节,
北方有
吃饺子、吃馄饨
等民俗,南方则
吃汤圆、长线面
等。
此时,人体免疫力差、最惧寒冷,也
更容易吸收外来营养,
药食的补益作用能够发挥得最充分。